「木麻黄」木麻黄树图片

2022-11-03 17:50:1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不懂爱
热度:49

今天我们来聊聊木麻黄,以下6个关于木麻黄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木麻黄是什么?
  • 木麻黄有什么资料??
  • 木麻黄是什么科
  • 岸边卫士——木麻黄是什么样子的?
  • 木麻黄是一种什么植物?常见于哪里?其特性?
  • 木麻黄的生态习性是怎样的?
  • 木麻黄是什么?

    (horsetail beefwood)外貌酷似麻黄,故名木麻黄。木麻黄科,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该属约65种,主产大洋洲,亚洲东南部、波利尼西亚及非洲热带也有分布。中国引入栽培3种。形态和用途①木麻黄(C.equisetifolia L.):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70厘米。树干通直。叶退化呈鳞片状。小枝绿色,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小枝长10~27厘米,节间短,长4~8毫米,每节上有轮生鳞叶6~8枚。花单性同株或异株;雄花有花被,穗状花序;雌花无花被,头状花序。果序椭圆形或球形,径1~1.6厘米,木质苞片被毛;坚果连翅倒卵形,长5~7毫米。花期4~5月,果8~11月成熟。②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小枝纤细而稍下垂,长15~30厘米;节间短,长4~5毫米,每节上有鳞片叶8~10枚。果序椭圆形,长1~1.2厘米,径8毫米,果苞无毛。③粗枝木麻黄(C.glauca Sieb.ex Spreng.):小枝较粗而下垂,长18~100厘米,节间长1~1.2厘米,每节上有鳞叶12~16枚。果序宽椭圆形,长2厘米,径1.3厘米。木材坚重,在澳大利亚称为铁木,经处理后,可作建筑、家具、枕木等用材,又是优良的薪炭材。树皮含鞣质8.8~18.0%,纯度可达80~85%,为栲胶工业原料。木材含纤维27%,可制浆粕。枝叶可作家畜饲料。种子可饲养家禽。木麻黄耐干旱,耐盐碱,抗沙埋,是沿海防风固沙优良树种。(李秉滔)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木麻黄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北部、太平洋诸岛、马来群岛等地区的靠近海滩和沙丘上。早在19世纪,亚洲、非洲和美洲热带、亚热带国家就引种栽培,现已广布各地区。中国1902年引种于台湾恒春,现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温州湾、台湾滨海地区和南海诸岛均有栽培,垂直分布自滨海沙滩开始至海拔1700米,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但以滨海地区生长最好。木麻黄是阳性树种。除幼苗初期阶段具有耐荫能力外,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需要充足阳光,在浓密郁闭的林冠下,不能天然更新。木麻黄喜炎热气候,在华南适生范围,北限基本上与20℃等温线吻合,日平均温度≥10℃的年活动积温需7000℃左右。能耐40℃以上高温和-3℃短暂低温,月平均温度低于16~18℃时生长停滞,月平均温度高于25~28℃时生长最快。在澳大利亚天然分布区年降水量为700~2000毫米;中国木麻黄栽培地区,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而且高温与多雨正好同期,这有利于木麻黄高产。木麻黄适生于pH6~8的滨海沙土,但也能适应其他土类的酸性土。距离海岸较远的台地或丘陵地,由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红壤、砖红壤,如果土壤不太粘重时也能生长。在平原水网地区的冲积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呈中性、碱性或微酸性反应,生长良好。木麻黄是抗风固沙树种。由于树干、树枝均有形成不定根的能力,只要顶梢不被埋没,仍能生长良好。主根较深,侧根发达,水平分布常为冠幅数倍,须根多集中在40厘米以上的土层。树冠均匀,透风良好,皮韧材坚,因而具有抗风固沙能力。一般10级以下台风仍能挺立,12级台风能将其主干和枝桠吹折。根系与放线菌法兰克氏菌属共生,形成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的根瘤。木麻黄根系还具有菌根,能帮助吸收磷和其他所需的矿物元素。两者与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和速生高产均有密切关系。造林技术中国引种栽培的3种木麻黄,适生条件虽然稍有差异,但生长特性与造林技术基本相同,可以木麻黄为代表。①良种选育:木麻黄可分为短枝、中枝、长枝三个类型,其中短枝优于中、长枝,而短枝类型中,又以短枝、密节、细节者为最好。此种木麻黄,干形通直,树冠塔形,枝桠细密,抗风力强,变异性小,生长迅速,是优良品种。②采种育苗:采种宜选择短枝、密节、细枝类型,10~12年生的母树为好。果实呈黄褐色或淡灰色,鳞片微裂,种子灰褐,充实饱满,即为成熟特征。采种最好用采种梳,以免损伤母树枝桠,影响翌年产果量。果实置于阳光下曝晒2~3天,种子自行脱落,出种率3~4%。种子70~80万粒/公斤。室内发芽率约50%。布袋贮藏种子不能超过半年,密封贮藏发芽率可保持1年。一般以就地育苗为好,土壤以沙质壤土最为理想,细沙土也适宜,较粘重的土壤要掺细沙改良。为预防病虫害,不宜采用前作为花生、番茄、茄子和烟草等耕地。播种分秋播、春播,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育苗和造林方法以及造林季节而定。每公顷播种量35~40公斤,产苗37.5~45万株,可分床25~30公顷,也可移植容器中,以培育容器苗(见容器育苗)。接种根瘤菌和菌根菌有助于木麻黄抵抗高温、干旱、瘠瘦,促进幼苗生长。一般容器苗20~30厘米,裸根苗1~1.5米,即可出圃造林。③造林:不同的立地条件,整地措施亦不相同。滨海固定沙地,多采用机耕或牛犁全面整地;流动沙地,容易引起风蚀,多采用块状整地,边挖穴边栽植;低洼积水地,宜开深沟排除积水,起高垄以提高耕作层。内陆整地可按常规进行。植穴一般深宽40~60厘米。滨海沙地结合整地施放基肥或客土,可使木麻黄速生高产。通常用植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苗木高度在固定沙地以100厘米以上、流动沙地以150厘米左右为宜。容器苗则可降低到60~80厘米,或25~30厘米。造林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对高温干旱而雨量集中地区的固定沙地,多先行整地,趁雨造林;对台风频繁地区的流动沙地和粗沙地,则应在台风季节过后,抓紧土壤湿润的阴雨天造林。雨天造林是滨海沙地营造木麻黄林的宝贵经验。至于容器苗造林,只要土壤湿润,不论晴雨均可进行。滨海防护林带株行距,一般以2×2~2.5×2.5米为宜。在滨海林带后面和内陆造林,株行距宜用1.5×2米。在滨海流动沙丘植树,要采用特殊的造林方法。高3~5米的流动沙丘,可全面造林,以固定流沙。高10米以上的流动沙丘,由于地下水位太低,沙丘过于干旱,造林不易成活,要采用“前挡后拉,削平丘顶”的方法来固定沙丘。其法是在沙丘前面平地及迎风坡2/3以下的部位造林,称为前挡后拉林,以减弱主风速度,阻挡造林部位的流沙向前移动;在丘顶部位则不造林,任由风力将流沙向前移动,逐步降低沙丘,改变立地条件,然后全面造林。滨海沙地表土干旱和常风较大,适当深栽有利于苗木吸收较深层的水分和根系不易风吹露出地面,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栽植深度视立地条件而定,一般在沙丘或风大的地方宜按原来的深度再加深15~20厘米;半流动沙地约加深10~15厘米;固定沙地约加深5~10厘米;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坦沙地和低洼积水沙地则宜浅栽。④抚育管理:在台风袭击后,应进行林地检查,扶正植株,清除沙埋,培土覆盖露出根系。在滨海地方,可就地取材施用海泥、海藻、蚝壳灰、鱼肥等,以促进林木生长。灌溉海水有助于林木生长,尤以风积沙土效果显著。滨海防护林带,由于植被少,风沙严重,一般不除草松土,也不进行修枝间伐。木麻黄林采用小面积带状皆伐。伐区宽度不宜超过100米,以保持固沙和防护效能。采伐年龄以8~24年为宜,分别生产小、中、大级木材。主要病虫害有木麻黄青枯病、肿枝病、黄化丛枝病、木麻黄毒蛾、吹绵蚧、潜叶蛾、星天牛等。(徐燕千)参考书目徐燕千、劳家骐:《木麻黄栽培》,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木麻黄有什么资料??

    科:木麻黄科 属:木麻黄属 类别:常绿乔木。 原产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中国引种约有8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南海诸岛均有栽培。材质坚重,供建筑、家具、造纸用材;树皮可提制栲胶,也可制备染料;枝叶是家畜饲料,种子饲养家禽;树冠塔形,姿态优雅,为庭园绿化树种。 形态特征:树高达30米。树干通直。树皮深褐色,不规则条裂。小枝绿色,代替叶的功能,叫叶状枝。叶退化呈鳞片状,每节着生鳞片状叶6~8枚。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聚合果椭圆形,外被短柔毛。小坚果具翅。喜光。喜炎热气候。喜钙镁,耐盐碱、贫瘠土壤。耐干旱也耐潮湿。木麻黄根系具根瘤菌,是在瘦瘠沙土上能速生的主要原因。木麻黄生长迅速,抗风力强,不怕沙埋,能耐盐碱,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强阳性,喜炎热气候,耐干旱、贫瘠,抗盐渍,也耐潮湿,不耐寒。生长快,广东栽培15年生树高达20m以上.寿命短,30~50年即衰老。通常种子繁殖,也可用半成熟枝扦插。本种是华南沿海地区造林最适树种,凡沙地和海滨地区均可栽植,其防风固沙作用良好;在城市及郊区亦可做行道树、防护林或绿篱。造林时,最好接种根瘤菌,有助于抗高温、干旱、贫瘠条件,从而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苗生长。容器苗比裸根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主要病害有青枯病,近年又发现丛枝病。害虫有木麻黄毒蛾、棉蝗、大麻黄枯叶蛾。 【药名】:木麻黄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木麻黄的枝叶。 【功效】:温寒行气,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疝气、寒湿泄泻,慢性咳嗽。 【性味归经】:微苦,温。大肠、肺、小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 【别名】:马尾树(《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短枝木麻黄、驳骨松(广州)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台湾、云南有栽培。 【考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中药化学成分】:叶和果实含羽扇豆醇(lupe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粘霉烯醇(glutinol),羽扇烯酮(lupenone),β-香树脂醇(β-amyrin),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ol acetate),β-香树酯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等三萜成分;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24-甲基-5-胆甾烯-3β-醇(24-methyl cholest-5-en-3β-ol),24-乙基-5-胆 甾烯-3β-醇(24-ethylcholest-5-en-3β-ol),24-乙基-5,22-胆甾二烯-3β-醇(24-ethylcholest-5,22-dien-3β-ol)等甾醇成分;胡桃甙(juglanin),阿福豆甙(afzelin),三叶豆甙(trifolin),异槲皮素(isoquercetin)等黄酮类成分;色氨酸(tryptophan),亮氨酸(leucine),缬氨酸(ca-line),甘氨酸(glycine)等氨基酸成分。茎、果及心材还含酚性及鞣质成分:右旋儿茶精(catechin),右旋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左旋表儿茶精-3-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gallate),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氢醌(hydroquinone),以及莽草酸(shikmic acid),奎宁酸(quinic acid)。

    木麻黄是什么科

    木麻黄,是木麻黄科木麻黄属植物。

    木麻黄,是乔木,高可达30m,大树根部无萌蘖;树干通直,直径达70cm;树冠狭长圆锥形;树皮在幼树上的赭红色,较薄,皮孔密集排列为条状或块状,老树的树皮粗糙,深褐色,不规则纵裂,内皮深红色;枝红褐色,有密集的节;最末次分出的小枝灰绿色,纤细,直径0.8至0.9mm,长10至27cm,常柔软下垂,具7至8条沟槽及棱,初时被短柔毛,渐变无毛或仅在沟槽内略有毛,节间长2.54至9mm,节脆易抽离。

    鳞片状叶每轮通常7枚,少为6或8枚,披针形或三角形,长1至3mm,紧贴。

    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几无总花梗,棒状圆柱形,长1至4cm,有覆瓦状排列、被白色柔毛的苞片;小苞片具缘毛;花被片2;花丝长2至2.5mm,花药两端深凹入;雌花序通常顶生于近枝顶的侧生短枝上。

    球果状果序椭圆形,长1.5至2.5cm,直径1.2至1.5cm,两端近截平或钝,幼嫩时外被灰绿色或黄褐色茸毛,成长时毛常脱落;小苞片变木质,阔卵形,顶端略钝或急尖,背无隆起的棱脊;小坚果连翅长4至7mm,宽2至3mm。花期4至5月,果期7至10月。

    木麻黄在我国适生的气候条件,只要年活动积温在7000℃以上,绝对最低温度在0℃以上均能生长。耐干旱、抗风固沙、抗沙埋和耐盐碱。

    木麻黄是强阳性树种,生长期间喜高温多湿。适生于海岸的疏松沙地,在离海较远的酸性土壤亦能生长良好,尤其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冲积土上更为繁茂。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最为适宜,而在黏重土壤上则生长不良。

    岸边卫士——木麻黄是什么样子的?

    木麻黄是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常见的防风林。它原产澳洲和太平洋群岛等地,由于速生、耐旱、抗风沙和适生于海岸沙地,因而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地带竞相引种。木麻黄是一种高大的乔木,一般可以长到20米高。这种树远看颇有马尾松的风姿,它的枝顶有一束束灰绿色纤细的小枝,形状像松针;而枝上真正的叶子,却缩在节上退化成为尖尖的鳞片了。由于它枝叶的形态略像著名的药用植物——麻黄,又是高大的木本植物,人们称之为木麻黄。木麻黄是喜光的树种,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它耐盐碱和潮湿的环境,根系有强大的固沙作用,抗风力很强,八九级大风不会影响它的生长,所以是热带海岸防沙造林的良好树种。除了木麻黄的人造林,在印尼爪哇岛上还有许多天然林。它们宛如绿色的长城,有效地制止了风沙的侵袭。

    木麻黄是一种什么植物?常见于哪里?其特性?

    木麻黄

    Casuarinaequisetifolia

    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中国引种约有8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南海诸岛均有栽培。材质坚重,供建筑、家具、造纸用材;树皮可提制栲胶,也可制备染料;枝叶是家畜饲料,种子饲养家禽;树冠塔形,姿态优雅,为庭园绿化树种。树高达30米。树干通直。树皮深褐色,不规则条裂。小枝绿色,代替叶的功能,叫叶状枝。叶退化呈鳞片状,每节着生鳞片状叶6~8枚。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聚合果椭圆形,外被短柔毛。小坚果具翅。喜光。喜炎热气候。喜钙镁,耐盐碱、贫瘠土壤。耐干旱也耐潮湿。木麻黄根系具根瘤菌,是在瘦瘠沙土上能速生的主要原因。木麻黄生长迅速,抗风力强,不怕沙埋,能耐盐碱,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造林时,最好接种根瘤菌,有助于抗高温、干旱、贫瘠条件,从而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苗生长。容器苗比裸根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主要病害有青枯病,近年又发现丛枝病。害虫有木麻黄毒蛾、棉蝗、大麻黄枯叶蛾。

    图片:http://img.cebiz.cn/Cn/dsmmc/Dimg/8ED65F434D402A3AA93918D290600498.jpg

    木麻黄的生态习性是怎样的?

    木麻黄在澳大利亚原产地平均最高温度为35~37℃,平均最低温度为2~5℃。我国适生的气候条件,只要年活动积温在7000℃以上,绝对最低温度在0℃以上均能生长。木麻黄是耐干旱、抗风固沙、抗沙埋和耐盐碱。木麻黄是强阳性树种,生长期间喜高温多湿。适生于海岸的疏松沙地,在离海较远的酸性土壤亦能生长良好,尤其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冲积土上更为繁茂。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最为适宜,而在黏重土壤上则生长不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木麻黄」木麻黄树图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沈阳人流」沈阳人流医院哪家好
    上一篇:「头孢地尼胶囊」头孢地尼胶囊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