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纳税,创业公司如何合理筹划税收?

2022-07-25 04:58:0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2

创业不易,好不容易做到了年利润1000万,扣除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拿到手的也就600W,因此逃税创业企业纳税、避税便成为中小企业家们不二的选择。但大多数的企业家们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方式,简言之就是隐匿收入、虚列成本。但这种操作方式有极大的法律风险,而利用税收洼地扶持政策通过一些技术上的操作减轻企业税负却属于法律允许的行为。

一、简单粗暴逃税不可取

1、隐匿收入:2017年因客户并购业务去江浙三线城市尽调了一批中小企业,发现这个情况特别严重,目标公司负责人对我们说年收入5000万左右,但财务记录仅有2000余万元,其余都打到负责人个人卡上了。然后拉出卡的明细,确实对得牢,年收入5000多万。

可以将业务收入直接汇到公司负责人卡上的行业其实有限,一是接受服务方不需要发票,这样面对最终消费者的行业比较多,或者你的客户也是那种不需要发票的中小企业。而且,这种情况也越来越难做了,一线城市北上广税务机关已经要求法定代表人提供其所有账户供其核查,未来在金网工程大数据下便更难隐匿了。最近北京税务机关便核查了北京创四方电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账户,发现用该账户收取营业收入而未申报,便被施以重额行政处罚。

2、虚列成本:简单地说,从外面整很多发票,发票或许是真的,但并无实际交易。但此种风险很大,我国刑法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均规定了刑事处罚条款,即便是购买方亦难逃其责。这种案例太多了,不再赘述。

二、部分税收洼地

为扶持本地企业的发展以及为了招商引资,各地政府对企业或多或少都有财政扶持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实行分税制,增值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分享50%,所得税中央财政享60%,地方财政享40%。就上海而言,地方留存的部分是各级政府分成的,由上海市政府、区政府、开发区、企业进行分成。

目前,上海市只有崇明上海市政府是不拿税收提成的,税收全部留给崇明县,所以崇明给企业的返税在上海是最高的。金山区属于上海市政府重点扶持的郊区,其对企业的返税力度要比其它郊区大很多。除崇明、金山以外的其它郊区,像奉贤、嘉定、闵行、浦东等区也都有一定程度的返还。。

以企业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交税额100万元为例,企业在不同区域所得返税具体数额为:崇明最高约40万,其他地区依次递减。

其他地方,例如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税收更为优惠,一般说来年纳税额过60万的,地方留存部分90%可返还给企业。新疆的霍尔果斯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大型服务企业更适合,中小型在该地方实施避税具有政策的不确定性并且实施成本过高。

三、合理选择查账征收还是核定征收

企业所得税有二种征收方式,一种是查帐征收,一种是核定征收。这二种征收方式的税率及税收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选择哪一种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对自己比较有利?

这首先要看公司利润的高低。一般来说,公司利润低,选择查帐征收,利润高则选择核定征收,对于服务业核定征收一般按开票额的10%以下征收(具体看行业利润率),当然对企业有利,这样可以少交税。目前关于上海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为:公司注册完成后,3个月内必须是查帐征收,3个月后可以申请核定征收。但是否能审批下来核定征收,则没有十分的把握,要看税务局的政策情况。一般说来,有限公司形式申请核定征收概率趋近于零,而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概率非常之高。

创业环节的纳税筹划方法有哪些?

策划方法有:

一、设立纳税主体的类型

(一)产业或行业类型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残疾人用品生产行业、农林牧渔业、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等产业和项目均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对软件行业在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均有优惠规定。
按照其税式支出的政策出发点,产业类税收优惠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以经济增长和产业壮大为目标;二是以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三是以社会文化综合发展为目标;四是以政治、军事、外交等其他领域的发展为目标。在产业优惠面前,纳税人应有足够的政策敏感性,例如,若其劳动对象既可以是普通材料,又可以是“三废”物资,就应当权衡显性与隐性的税收利益或成本,考虑是否进行废物利用,以申请获得循环经济方面的税收宽免。

(二)个人或企业身份选择。虽然创业者往往是个人,然而,即使是个人,也可以对众多的纳税主体组织形式择优采用——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到有限公司,从内资企业到外资企业。虽然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税收待遇呈现差别缩小、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在一定时期应当继续关注它们之间的税制异同。
尤其是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的交叉、重复以及由此引起的税负差异和税负不公,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也是纳税筹划的重头戏。对税后利润的影响,可通过估算企业的净利润,再应用计税公式加以计算比较;或列出方程求解,寻找节税平衡点。

(三)特定经营主体形式选择。
享有税收优惠的特殊主体包括:残疾人、下岗职工、退伍军人、社区服务机构、大学生、非营利组织、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具有学历授予权的教育机构等。如果是一个家族经营的企业,其中有下岗职工或享受减免税的其他主体,则可用其证件进行注册登记,以迎合国家对该类主体的优待政策。
另外,在一些产业优惠中,规定合法的主体必须是“非营利性组织”,是否能够被税务机关认定为此类主体。也必须经过事先的规划与申报。有些免税主体资格的事先审批权并不在税务部门,例如有些企业具备相关劳务经营收入的,如果向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到了“高校后勤集团”的资格,或是办理一般培训的同时也具备了学历授予资格,则可以享受较多的教育产业税收优惠。

(四)特定纳税主体形式选择。我国的增值税纳税人有小规模与一般纳税人之分,在不同的征管待遇面前,大部分企业并不能自由选择身份,而必须由税务机关依据税法的条文确认。严格按照税法的要求来进行相关纳税人的认定是企业筹划的基本准则,否则,如果超过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而贪恋小规模纳税人给企业带来的较轻税负会导致企业被强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之余还要接受惩罚。
然而,有些增值税纳税人处于可选地带,如“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的商业企业以外的其他小规模企业,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核算并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可以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其应当先匡算自己的产品增值率、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以决定是否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在税务征管实践中,很多企业因账证不健全,而被税务机关适用俗称“包税”的核定征收办法。一般而言,查账征收的实际税负要比核定征收更轻。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的成本扣除项目很少,则它们虽然账证健全,也宁愿被核定征收,从而可以交纳比采用查账征收更少的税款。
同理也适用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方式选择。

二、选择纳税主体的地点

(一)国内的地区性税收优惠政策赋予纳税筹划空间。在特定的时期内,不同地区间纳税人税收负担各具差异性。例如,内外资企业在两法合并的过渡期内仍有一定的税率差别,在西部地区投资于国家鼓励行业还存在优惠税率;又如,个人在跨县区的同种劳务报酬并不被合并起来计算税款,因此针对于具有累进性的劳务报酬税,可以在条件允许时利用劳务提供地的变化以减轻税负;再如,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虽然在全国实施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仅在东北三省及中部若干省市试点,如果企业外购的大型设备的比例较高。
则通过在这些试点地区的设点经营,可切实减少增值税的应纳税额。此外,尽管中国的税法是全国统一的,但各地区政府间税收竞争引致的隐性纳税成本差异也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参数。当一个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做大gdp蛋糕,将地方分成的税收以各种界于合法边缘的形式返还给纳税人时,企业可以将这一部分收益作为纳税成本的减项,以供选址考虑。

(二)全球化经营中纳税人“用脚投票”选择纳税的居住国和东道国。公共选择学派中有个著名的“用脚投票”理论,即个人可以移居至公共产品提供较为优裕的地点,从而实现对政府行为的选择。而税收环境即一国各项税收政策,对纳税人而言,不同国家与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对纳税人的税后收益也产生极大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管辖权,有采用“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以及“属地与属人相结合”原则的;二是税种设置,相对而言,应选择税种少、税制简洁而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三是税率高低,出于不同政策目标,各国在同一个税种上的名义税率差别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税收优惠的不同也导致了实际税率的差别;四是税收管理,包括征税时的管理水平、公平程度,以及税务机关在签订税收协定与执行国际合作方面的能力。

(三)“地利”优势有助整合不同地点分支机构的共同利益。通过在低税地区设立上游企业,在高税地区设立下游企业,关联企业之间可以转让定价,如果将内部交易价格定得较高,或相关的成本费用则安排在高税地区企业发生,则企业集团整体的税负就会有所减轻。通过在对科技产业实施优惠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在对金融产业实施优惠的国度设立财务公司,都能合法而有效地降低税收成本。
诚然,当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正在逐渐由地域优惠向产业优惠转型,使国内的地域选择范围更为有限,这就需要纳税人扩展全球视野,实施“走出去”战略,从事离岸商业活动以寻求合法合理的避税途径。

下一篇:公司创业初期管理,创业时应如何带领一个初创团队?
上一篇:app创业点子,短视频APP创业该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