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美篇,试述升旗仪式的传统文化内涵?

2022-07-10 01:48:3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37

升旗仪式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升旗仪式的传统文化内涵,首先包含儒、释、道三教主流文化升旗仪式美篇。其次包含,由儒释道主流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一,具体联系《论语》中的祭祀仪式,来简述今天的升旗仪式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

《论语•乡党篇》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

1、在衣着方面。

孔子对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规定。

2、在饮食方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日常行为规范如“食不语,寝不言”。再如“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3、在礼仪方面。

乡间饮酒的时候,一定要等拄着拐杖的老年人先出去,自己再走出去……如此等等。 ——这都是一些很细碎的生活小事,可能有人嘲笑孔子是穷讲究,是教条主义。

但在《论语•八佾篇》里,孔子直接表明了他的态度: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而这里的“礼”,就是祭祀仪式。

正是由于这种在穿衣吃饭行住坐卧等方面的生活小节,规范着人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生活小节日积月累,形成的礼仪文化的后天塑造,我们中华民族才成其为礼仪之邦。

二,舍弃这些规范和这些礼仪,就丢失了国人的优秀文化传统。 1、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彻底丢掉了清明节、七夕、重阳节、中秋节等等传统节日,丢掉了长幼有序的礼节,丢掉了“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语言,丢掉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规矩……从而,在粗糙的外在生活中,我们流失掉了优雅、细腻、温情、敏感,丢掉了整个民族的雅致和风采。

2、当我们听到外国人说“中国学者也许很有学养但没有教养”,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同胞在国际化的大宾馆里大声喧哗引来外人侧目……我们不难明白孔子的用心。

3、一个细小的动作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久而久之,能够陶冶或扭曲人的心灵,能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降低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

三,从孔子在穿衣吃饭聚会等一些看似细小的事情上的严格要求,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可以看出我们今天升旗仪式的意义和作用。 论语中祭祀是一种仪式。 与我们今天学校里的升旗仪式相比照: 学校里进行的升旗仪式,也许有人认为是小事,是多此一举,是形式主义,但这样的仪式并非多余。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在肃立的姿态中,个人与国家融为一体。 仪式不仅仅是仪式,不仅是每一个个人,甚至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的反映。

我们的下一代需要学习“国学”知识,更需要吸取国学精华。 以陶冶我们的民族情操,造就我们的民族精神,光大我们优雅的民族气质,熔铸我们优秀的民族之魂!

结论:升旗仪式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主流文化,以及由儒释道主流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各方面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2006年,由于做生意失败,心情不好,萌生了去北京打拼的想法。

我记得那时是四月份,由于是第一次去向往的地方,心情比较激动,到了北京,登记了旅馆就急急忙忙往天安门赶,那天去时已经是下午了,天安门已经关了,只好沿着外面的故宫城墙根慢慢转悠。

如此近距离的 欣赏故宫的红墙 、 琉璃瓦,那种新奇兴奋的感觉至今想起来还记忆犹新,高大庄严的外墙让我对紫禁城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和遐想!

第二天起了一大早去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广场上等待看升旗的人很多,我记得当时升旗时正好是早上五点四十六分,太阳将要出头,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天安门里走出来,然后走到国旗边,行完军礼,随着音乐,开始了升旗仪式。

我们所有的人一下静穆,紧盯着缓缓升起的国旗,心里的那个激动、自豪啊,真是不可言表!

升完旗又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壮严的人民大会堂前留了影,又等在故宫外,8点半开门时第一批进了故宫。

我在故宫慢慢地参观,,体味着紫禁城的历史,想象着明朝、清朝皇帝的生活,油然而生出历史的苍凉之感。

随着游人逐渐增多,我就选择跟在有导游的团队里听导游讲故宫的历史以及秘史、宫内鲜为人知的传说,后来索兴看哪个导游讲的好,就呆在哪个旅游团里听,整整一天,我听了十几个导游的讲解,讲的各有特色,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北京导游,一男一女,都是四十出头,讲解的水平超级好,我听的如醉如痴。

在故宫转了一天我都没转够,还没来的及去看文物就到下午关门时间了,(故宫每天下午4点关门)只

得恋恋不舍得离开。

出了天安门,又沿着护城河溜达,有好多人在护城河边钓鱼,看着周围的一切都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晚上又逛了王府井,简直眼花瞭乱,目不睱接。

因为是第一次去北京,我也没急着去找工作,所以第三天又去了毛主席纪念堂、人民文化宫、景山公园。

记忆最深的是去纪念堂时前面排着长长的队,排队的人基本上都买了花,进去后献了花,远远地看着水晶棺中的毛主席,像在熟睡。心情好激动啊!瞻仰着伟人的遗容,终于有了见了黄河心才甘的感觉,心里实实在在说:敬爱的毛主席,我终于见您了。

文化宫和故宫有点像,也是一排排宫殿,比故宫小,但古色古香。四月的景山公园很漂亮,倒处都是盛开的鲜花,景山公园又叫煤山,是明朝崇祯皇帝吊死的地方,上吊的老槐树已死,不过在原地又种了一棵,旁边有碑,树上挂着说明牌,记录了这一历史事实!

再后来上班后,到节假日又相继去了天坛公园、地坛公园等,每个景点的感觉都不一样。

后不在北京工作,但由于别的事又去过北京几次,但都没有第一次的那种激动不已的感觉,而第一次去北京的经历已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成为最难忘的记忆!

我是旅行者清茶煮酒,关注我,可每天分享不一样的旅游干货吆!

下一篇:为什么江苏叫苏大强
上一篇:双子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