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的父亲,高晓松有什么资格谈历史?

2022-07-03 21:03: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6

怎么就没有资格谈历史高晓松的父亲?谈历史需要什么资格呢?

哪怕是对历史一窍不通,啥都不懂的人,也有资格谈历史吧——大不了没人听他的就是了呗?这还不行吗?

再说了,得有什么资格才能谈历史?“国家历史闲谈师”?这个“资格”是谁给的?哪个机构给发?再要不就是历史教授才能谈?如果是正式讲课的话,也许的确有这个必要,但就是简单谈一谈,说说自己的看法,不用吧?还有,所谓“文史不分家”,搞中文的能不能谈?“说书唱戏点化人”,传统评书里有大量的历史故事,说评书的能不能谈?也不是教授,也不说评书,就是平时爱好,想说出来跟大家分享,能不能谈?

他讲得不好,你可以不听;讲得不对,你可以商榷。为什么要禁止别人说话的权利呢?

想评判高晓松有没有资格谈历史的人,是不是早已经习惯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来一个权威认证?有些要命的行业的确需要,但是对于一些门槛并不高的事情来说,有必要人为抬高那个门槛吗?

而且,这些人是不是觉得高晓松本来是做音乐的,现在为啥张口就开始讲历史,没有可信度?还是那句话,你觉得不可信,可以不听啊?况且,谁说高本来就是做音乐的?他不是在清华学理工的吗?他们家称得上是“家学渊源”,可是他那家学跟他后来做的事情,八杆子打不着啊!

世上多的是这样的例子,很多伟大的人物,赖以成名的伟业,跟他自己所谓的“本行”都没什么关系。这例子我也不用多举,大家心中肯定有数。世界本来如此丰富,世间万物本来如此变化多端,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认证机构”去给人发证,来确定谁有、谁没有什么资格呢?

资格是人自己挣的。就谈历史来说,虽然没有什么官方认证,也不需要什么官方认证,但是人家讲得好,有人爱听,也便成了气候,这就是他的资格。

其实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就是充分解放了每一个人类个体,让本来需要这证、那证的许多行业,变得人人皆可参与。在传媒领域尤其如此。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人人都可以成为发声体,就可以释放更多人在某一方面的聪明才智,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只有好处。

的确,发声的人多了,声音是比较嘈杂,发声体素质不一,良莠不齐,的确是一个问题。但那是下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大家筛选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影响第一步的大前提:只要合理合法,人人都可以是发声体,都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看法,自然也都可以谈历史。高晓松当然可以。你我也可以。

以上。

如何评价高晓松的“明朝三无”?

曾经我认为高晓松很有学识,在《晓说》中的侃侃而谈,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更是让人钦佩。可是后来我似乎认清一个事实,其实他的侃侃而谈不是因为他的学识有多高,只是因为他说的东西很多我根本就就没接触过,亦或者都不知道罢了,如果我们了解他说的事情,就未必会觉得他有文化了,甚至也许还会认为他完全就是在瞎说。就好比他说的“明朝三无”即“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我想稍微了解明史的人都不会如此认为吧。

无明君?可笑,明初五代帝王皆为明君,明朝从不缺明君,亦圣君。首先何谓明君?统一天下的开国之君可为明君,开创盛世的盛世之君可为明君,中兴王朝的中兴之主可为明君。可以说不管那朝那代都亦有明君,则明朝亦是如此。

先说朱元璋,即使太祖如何的残暴,如何的滥杀功臣,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太祖对百姓的重视,对贪官的厌恶都是位居历朝历代皇帝之首。太祖一朝是历史上所有的朝代中唯一一个皇帝亲自下诏支持并允许百姓上京告御状的朝代,也是唯一赋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权利的王朝。在太祖时期只要百姓认为自己的父母官有贪污舞弊之嫌皆可向上级官员举报,亦或直接将该官员扭送至上级府衙处,同时如果上级官员不处理,百姓甚至可直接上京敲“鸣冤鼓”由太祖皇帝亲自处理,而一旦如此那些不秉公处理的上级官员们都会受到严惩。同时太祖一朝的所杀的贪官也是历朝历代最多的,在位31年他杀了15万的贪官。如果这样的太祖不是明君,谁才是呢?

再说朱棣,创造永乐盛世的雄主。一个打的蒙古叫爹叫娘的皇帝,一个重新将远离中原数百年的安南纳入中原王朝的皇帝,一个让满族先祖俯首称臣的皇帝,一个将华夏威名远播海外的皇帝。试问如此的朱棣不是明君是什么呢?当然这样的皇帝明朝还有数个,比如创造仁宣之治的宣宗和仁宗,再比如被誉为“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皇帝”的孝宗。可以说明朝若无明君,则华夏再无明君。

无名将?初明有徐达,中明有戚继光,晚明有卢象升。明朝无名将这真的是我听过最大的笑话。难道高就没有看到明初的几位名将吗?徐达、常遇春、汤和和邓愈等这些明初开国功臣有哪个不是将才,甚至是帅才呢?就说徐达,1360年徐达以数万兵力在池州以奇策大胜陈友谅军数十万大军,并斩首万余人,生擒三千余人。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发生大战,但彼时的朱元璋仅有二十余万人,战船几乎也全是小船,而陈友谅却有六十余万人,更是有数十搜大型战舰,可以说在如此悬殊的实力上朱元璋胜利的几率很小,但是就是因为徐达的身先士卒,在第一天就占尽先机,并斩敌人数千人,也就是如此朱元璋的军队军心大震得以最终击败陈友谅。1367年徐达更是亲率25万大军将元朝赶出了中原之地,并助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可以说此等开国之功,徐达不是名将谁才算呢?

嘉靖时期的戚继光,我想无人不知吧,作为现在硕果仅存的还在历史书中出现的民族英雄,他是名将我想无人反对吧。戚继光最为人知晓的战绩就是在东南沿海抗击了倭寇数十年的时间,并最终将为祸大明数十年的倭寇之乱彻底扫平。而后戚继光又在北疆抵御了蒙古数十年的侵扰,并让蒙古军数十年也不能踏进中原半步。同时他所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二部兵书更是军事史上不朽的军事著作。

同样明朝的名将还不值这些,比如还有万历年间平定宁夏哮拜叛乱,并统率明朝大军助朝鲜成功击退日寇的李如松,又比如太祖年间帮助朱元璋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的傅友德。再比如崇祯年间抗击清军、镇压高迎祥叛军卢象升。总之如同明朝的明君一样,明朝也从未缺少过名将。

无名士?被誉为五百年才出的一个圣人,集心学大成者的王阳明算不算?的确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明朝的名士的确不然汉、三国、西晋、南北朝和唐宋那样的“多产”,明朝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的确没有几个,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定它没有吧。在明朝我们不得不说的一位名士,那就是被誉为五百年间才出世的一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圣人王阳明。

心学起源于北宋程颢,后南宋陆九渊将其发扬光大并与朱熹的理学有了分庭抗礼的实力。但此时的心学并没有一个宗旨,也就是中心思想,直到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宗旨,后心学开始拥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而王阳明的王学可以说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远播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地。而集立德、立言和立行于一身的圣人王阳明如果不是名士,谁还是呢?

综上所述如果你还觉得高晓松说的“明朝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是对的话,那我真的是无话可说的啦,只能说你真的很糊涂啦。

下一篇:西藏城投股票,股票界的拉萨帮是啥意思?
上一篇:麦秸秆餐具安全吗可以直接倒热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