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的河是指什么,河南河北是哪个河作为分界线的?

2022-07-03 19:48: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5

河南河北分界,古时指的是黄河河南河北的河是指什么。不过确切的说,现在有条漳河(漳河,中国华北地区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支流。上游由两河合一,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均发源于山西长治,下游作为界河在经过区段划分河北省与河南两省边界,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合流卫河,称卫漳河、卫运河,进入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漳河流经三省四市21县市区,长约412公里,流域面积为1.82万平方公里。1漳河干流长179公里。2由于流域上游落差巨大,下游下泄不畅,漳河历史上灾害频繁,沿岸人民深受其害。治河水利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即在漳河河北省临漳县段建设了引漳十二渠 ( 西门引水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建设了漳泽水库、岳城水库、红旗渠、漳南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在流域农业生产和治理洪涝灾害方面发挥了作用。)应该是分界河吧。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地,特别是九朝古都洛阳,那绝对是中原名都、龙脉福地!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明清朝代更是京畿重地!辖区内的万里长城、皇家避暑山庄、清东陵、泥河湾古人类遗址、中华炎黄蚩三祖圣地等闻名世界的历史遗存,更强化了京畿重地的神韵感。

河南、河北的河指哪条河?

河南、河北从历史上来说即从命名上指的是黄河,黄河以北作为河北省,黄河以南作为河南省。我国有很多省级行政区都是以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对方位来的命名的,比如有河南河北(黄河为界)、山东山西(太行山为界)、湖南湖北(洞庭湖),广东广西(西江江边的一个古代交通枢纽“广信”)。

河南,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位于黄河的中下游。河北同样因位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

但很多人会提出疑问,从现在的地图来看,黄河基本都在河南省内,根本就没有作为两省的分界线。事实上黄河从古至今经历了多次的改道,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经过改道后所存在的黄河段。由于黄河经过了黄土高原,使得其含沙量十分巨大,因此非常容易淤积,黄河有着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但从历史来说黄河是河南、河北的分界线,唐朝李世民设置河南道和河北道,分别位于黄河南北而得名。更多从历史中可以进行考究验证,不一一阐述。 所以河南、河北的河指的是黄河。

更多有趣欢迎点赞关注,谢谢!!!

河南河北以哪条河做划界?

对于中国三十多个省、区,存在着几对相互对应的省、区。比如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等。其中,就河南和河北来说,历史上是因为分别地处黄河以南、黄河以北而得名,类似于洞庭湖两边的湖南、湖北。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河南和河北的划分,不是因为黄河,而是因为漳河,而且黄河流进河南省境内的一段,与河南、河北的分界地区还相差很远。那么,问题来了,河南、河北的分界线是黄河还是漳河呢?

现在,说漳河是河北省、河南省的分界线,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在历史上,黄河则是河南、河北的分界线。一方面,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漳河发源于山西长治,下游作为界河在经过区段划分河北省与河南两省边界,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合流卫河,称卫漳河、卫运河,进入海河水系的南运河。就下面的地图来说,临漳县就是因为临近漳河而得名,漳河处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和河南省安阳市之间。也即漳河北方主要是河北省,南方则是河南省。

但是,就历史上来说,黄河则是河南、河北的分界。早在汉朝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这里提到的“河”指黄河,而河东、河内、河南谓“三河”,是以黄河为坐标界定的区域。其中,河南则指洛阳。对于汉朝的河南郡以及唐朝的河南府中的“河”,都是指黄河。公元627年,唐朝皇帝李世民设置河南道和河北道,河南道辖境在黄河之南,所以得名。与此相对应的是,河北道辖境在黄河之北,故名。

众所周知,元朝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在元朝时期,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江北”或“河南江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河南省、江北行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辖境包括今江苏,安徽北部、河南全境、湖北北部、山东西南部、南与江浙行省,湖广行省接壤。对于今天河南省的区划,虽然和元朝的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存在不小的差距,不过二者在名称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而就今天的河北省,则大致和元朝的中书省相应。

最后,从元朝的区划地图可以发现,黄河流经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中书省的一段,大致和这两个省的分界线相吻合。就河北地区来说,明朝属于北直隶,清代属直隶省。公元1928年,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而就河南地区来说,明朝时期河南省下设河南府等8个府1个直隶州,清朝河南基本沿袭了明朝区划。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其区域分别划归河南、山东二省,河南省域基本保持至今。

下一篇:香水菠萝和普通菠萝的区别
上一篇:口是心非歌词,该怎么办?口是心非的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