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黑人,法国黑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2022-06-19 07:23: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3

首先,法国的黑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具有法国国籍的法国黑人,第二种是大量来自非洲的非法国籍黑人法国黑人。

2008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法国大概有300-500万黑人。据估计,法国五分之四的黑人是非洲移民,少数人主要是加勒比血统。

目前,在法国国民议会或法国参议院代表海外选区的有几十名加勒比非裔、卡纳克裔和非裔法籍议员。

法国曾经在非洲和中美洲有大量的殖民地,所以非洲人口中有大量人能说法语,而且非洲有很大一部分国家把法语作为官方语言。所以对于非洲黑人来说,他们去法国读书或者工作,成了他们能够最快的进入欧洲社会的一种方式,并且他们没有语言障碍,法国社会对黑人的接受程度也非常高。

法国的黑人多还是英国的黑人多?

数据说话吧,以下是西方各国黑-人人口所占比例:

1. 美-国: 4400万 黑-人 (占总人口的14.1%)

2. 法-国: 数据可能在150万- 500万之间, 因为法国统计种族是违法的,但法国黑-人基本有几百万人

3. 英-国: 188万 黑-人 (占总人口的3.6%)

4. 德-国: 近82万 黑-人 (占总人口的1%)

5. 加-拿-大: 78万 黑-人 (占总人口的2.5%)

6. 澳-大-利-亚: 25万 黑-人 (占总人口的2.2%)

虽然数据不严格,但看来法-国的黑-人还是要比英-国多一些。

法国人为什么有很深的非洲情结?

法国对非洲,尤其是北非(撒哈拉以北的非洲)有极深的情结,很多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城市建筑,甚至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带着浓郁的“法式风情”。比如,北非旅游胜地摩洛哥,机场里听到的是法语,在大街上耸立着的法式建筑(下图),路牌上也是法语与阿语并行,一些餐厅的菜单更是只有法语…..

甚至,2111年,席卷北非的“阿拉伯之春”也到处能看到法国忙着煽风点火的身影。

2013年,中非共和国发生叛乱,也是法国出兵给摆平的。

可以说,不但法国有非洲情结,非洲也有深深的法国情节。

咱们先看个法国著名电影——《光荣岁月》。影片讲的是1944年到1945年间,法国开始摆脱纳粹统治的时,法军中四个北非士兵为法国独立,离别家乡亲人,去欧洲浴血奋战的悲情历史。

二战中,来自北非的阿拉伯裔、非洲黑人士兵和法国本土士兵一样,为了法兰西的自由和解放而战,一样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却因为来自殖民地受到种种歧视:食物没有法国士兵好;没有法国士兵的休假;比如,男主角之一,来自阿尔及利亚的Abdelkader作战英勇却没有获得任何嘉奖,而他的法国籍下属和法国籍上司却很快升职…….

从17世纪早期开始,法国就开启了对非洲长达400多年的殖民统治。鼎盛时期的法国控制了非洲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达上千万平方公里,获取了巨额财富。

同时,在政治和文化层面,法国一开始就将自己的行政和司法制度嫁接到法属殖民地,并竭力向当地人灌输法国的宗教、语言、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非洲大陆到处播撒“法国风情”。几个世纪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忠于法国的土著精英。20世纪初的卡萨布兰卡

正如上文所述,这一切在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期间得到了充分回报。1941年6月,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抵抗了一个月就沦陷,戴高乐流亡英国,寄人篱下成立抵抗政府,整个就是个空壳,无兵无钱靠施舍度日。

幸好,法国广阔的殖民地并没有被纳粹完全控制。于是,戴高乐将临时政府先迁到刚果的布拉柴维尔,后又迁到阿尔及利亚,依靠丰富的非洲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重组法国的武装力量,聚集实力,等待反攻,算是为“高卢雄鸡”挽回了点脸面。

二战著名谍战片,老电影《卡萨布兰卡》就发生在北非。

二战中,每三名战死的法军官兵中就有1人是非洲裔,大量的非洲裔官兵与法国本土士兵并肩作战,与美英共同开辟第二战场,帮助法国在二战后期取得了些拿得出手的战绩,最终让法国以大国的身份,在战后担任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不断掀起高潮。与法国对越南的武力镇压不同,非洲的法属殖民地并没有出现战争独立的局面。这是因为,法国采取了特殊的温和帮扶政策,一方面扶植殖民地的亲法代理人执掌国家政权和军队;另一方面给予这些新兴国家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保证法国的影响和利益的继续存在。

比如,经济上,推行建立非洲金融的“西非法郎体系”,让非洲前殖民地货币直接和法国法郎挂钩兑换,法国财政部为其开设了专门账户,有利于对方经济稳定,法国继续着“老大”的感觉,也捞到了不少好处,一点都不亏;

军事上,法国为前法属殖民地国家提供军援和军事合作。据统计,法国100%的铀、鈷,72%的锰,80%的铝矾土,52%的铬,35%的铁,20%的铜、大量的石油、天然气都来自非洲。法国在非洲至今仍有着性命攸关的巨大经济和政治利益。

当然,还有法国的体育事业。。。。

总的来看,法国的殖民剥削给非洲人民带来了苦难,榨走了大量财富。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物质层面上,法国为北非,尤其是摩洛哥等国带来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打下了工业化基础,还有美丽的街道楼宇和更为合理的城市规划;法语也为北非各国与法国乃至世界沟通交流打开了一扇更为广阔的窗户;精神层面上,法国文化影响了地中海沿岸北非地区的阿拉伯—柏柏尔—伊斯兰文化,使其更为开化,北非各国,尤其是摩洛哥的社会风气也因此更为开放,更为世俗化。当然,最近十年来,宗教回潮,有明显“开倒车”的趋势……

总的来看,最主要的是,大多数非洲法属殖民地没有以战争的方式来实现独立,因而非洲各国与其原宗主国法国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互相帮衬。法国士兵在中非共和国受到了民众热情欢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对非洲较为宽松的移民政策,加上非洲移民生育率偏高,近年来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困扰。比如,巴黎东北部的一些卫星城,以及南部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集中了大量非法移民,他们与合法非洲移民混居,造成诸多社会问题。法国南部城市马赛,黑人已经占据一半以上的人口,法国白人纷纷迁走。作为欧盟中接纳最多穆斯林移民的法国,本土出生率还特别低迷,搞得教堂都险些被改造成清真寺。当今巴黎街头。

对比之下,法国政府给新移民发福利的同时,真正为法国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殖民地人民,却迟迟没有得到公平对待。比如,前面提到的电影《光荣岁月》主人公原型——受过教育,具有极强平等意识的Abdelkrader,在战争中一直为北非士兵争取合法权益,但是在二战结束近六十年后,他仍然没能得到公平的待遇;法国政府终于在2002年决定支付二战中非法国籍军人的退休金,但是后续的法国政府又推迟了支付,一直拖着…….

下一篇:油卡丢了能补办么
上一篇:火锅底料配方都有哪些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