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古代如何解决语言不通问题?

2022-06-19 00:43: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5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差异较大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要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都是逐步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会逐渐出现一些熟悉多地语言的人员,他们逐渐演变成类似今天翻译的人员,成为翻译官。

秦代统一语言文字以后,国内开始使用统一的语言和文字,交流多用官话,在口头语言不通的时候,文字起了很大的协助作用。汉代张茜骞通西域的时候,出现了许多翻译。

唐代中西文化交流较多,去西方发展的中国人和来华的传教士也都自然地充当了翻译。

两宋时期,海洋贸易增多。到元朝,朝廷专门设置会同馆接待外宾,培训翻译人才,这些就成了专业的翻译官了。

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多去的是一些以往交流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每次都会带上特定的翻译。

清朝国内汉、满、蒙、藏之间也需要翻译,但由于入关后,统治者多学汉语,交流也不成大问题。

到了晚清,朝廷设立了同文馆,培训外语人才,翻译官正式登堂入室。

下一篇:otz是什么意思,请教几个不明白的术语…
上一篇:蚕蛾出来为什么有很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