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的俄罗斯族到底是什么民族?

2022-06-18 20:13: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7

我是萨沙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我来回答。

中国的俄罗斯族很有意思,目前有几万人。

他们也有几百年历史,大概分为这几波。

虽然早在明代,中国北方的鞑靼人之流,就开始和俄罗斯人接触。但中国真正大规模接触俄罗斯人,还是清代。满清刚刚建立之时,俄罗斯人已经彻底征服了西伯利亚。

通过当地的通古斯人的介绍,沙俄得知向东几千公里外,就是中国的黑龙江,那里非常富裕。

1638年、1640年和1641年,俄国驻雅库茨克城堡最高军事长官费奥多尔·戈洛文先后派出三批哥萨克远征队,妄图征服黑龙江流域。但是,这些匪徒数量太少,又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沿途通古斯、达斡尔(契丹后裔)的狙击下,加上天寒地冻,了无人烟,他们全部失败。

1643年7月25日,波雅科夫远征队出发,麾下共有132名队员:哥萨克士兵112人,无业游民15人,税官2人,翻译2人,铁匠1人。武器装备上,每人配发步枪一支,还有一门铁炮和100发炮弹。

他们到了黑龙江,随后开始烧杀,强迫当地达斡尔部落臣服俄国。在达斡尔人的抵抗下,他们死伤惨重,粮食断绝,甚至在冬天为了活下去吃死人的尸体。第二年,波雅科夫仅剩50人,并且得到一个响亮的外号“吃人的恶魔”。

由此,沙俄开始入侵黑龙江流域。有意思的事,这些吃人的恶魔,今天还被俄国视为探险远东的英雄。

随后,俄罗斯人一拨拨的进攻,正处于强盛的满清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双方连续开战,开始规模很小,最终终于有了雅克萨大战。

雅克萨战役以后,满清将100多自愿去中国的俄罗斯战俘,带到北京,给他们好吃好喝的待遇。

这就是最初的俄罗斯族。

有意思的是,这伙人很快学会了一口地道的京腔,吃喝玩乐,提篮架鸟,唱戏摔跤,无一不会,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他们还都娶了中国媳妇,所有三四代后,他们的后裔和中国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顶多鼻子略高,头发发黄而已。今北京的罗、何、姚、田、贺五姓俄罗斯族人约200余人,即他们的后裔。

以上是第一波,还有很多波。

第二波,沙俄崩溃前后,大量白俄为了逃避战火或者本来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纷纷逃到中国避难。

到1922年10月,红军已取得全面胜利。俄国资产阶级滨海地区临时政府最后一任首脑季捷里赫斯将军下令,所属军队向中朝边境附近撤退,并宣布让所有自愿离境者随同出国。

首批是博罗金将军率领的第一团和莫尔恰诺夫将军的第三团,夹杂着没钱的白俄男女平民逃到了中国境内的珲春附近,总共约有七千人左右。其后,跟随而至的白俄军民辗转到哈尔滨和东北各地,人数多达二十万。因此到哈尔滨的这些白俄大部分是走陆地的而且是经济条件不好的白俄军队的残兵,和逃避俄国国内混乱的普通居民。

这些人在东北、北京、上海都形成了白俄团体。

当时狗肉军阀张宗昌就有一只白俄雇佣军,兵力高达2000多人。这些白俄雇佣军身材高大,凶悍异常,用命换取很好的待遇。

平时都是吃面包黄油,拿的军饷也远比其他部队高,甚至张大帅还经常组织上海的白俄妓女去劳军。

这些白俄官兵也自认是“张宗昌的老毛子”。白俄兵不会讲中文,只会说“张宗昌老毛子”这几个字。在作战的时候,友军问白俄兵口令时,他们就答“张宗昌的老毛子”,当时很多人就和他们开玩笑:“你爸爸是谁?”白俄兵就答道:“我爸爸是张宗昌!”

这些人大多和中国人通婚,成为了俄罗斯族的主体,但也有一部分咬牙返回了苏联。

第三波

新中国建立后,中苏有长达10多年的蜜月期。

这一期间,大量苏联专家和军人在中国,仅仅专家就有2万人。

虽然原则上,苏联不允许专家和军人在中国结婚,但俄罗斯人不把男女关系当作什么大事。只要两厢情愿,苏联政府和军队也不管这些事。

一些苏联专家和军人年龄都不打,让他们一直禁欲也不可能。

所以,他们中的一些就娶了中国太太,当时中国也不禁止这种行为,只要明媒正娶不是私下偷情即可。

不过中苏决裂后,苏联专家全部撤退,这些中国太太和混血孩子,基本都被带走。

当然,也有一些太太不愿意离开中国的亲友去异国他乡,就选择了离婚。

他们的孩子,也就成为了崭新的俄罗斯族,只是数量不多而已。

下一篇:合并单元格快捷键,excel合并单元格快捷键
上一篇:罗勒叶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