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是哪些,滥用输液有哪“七宗罪”?

2022-06-12 17:58: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2

静脉输液(俗称“挂瓶”、“打吊针”或“输水”)在传入我国之后于 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由于其具有“给药直接”、“见效快”、“不过 敏”等口服药不具备的“优势”,迅速被就医的病患所接受,随后静脉 输液几乎替代了肌内注射七宗罪是哪些。

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输液的量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
5〜3。3瓶的 水平,俨然成为“吊瓶大国”。一项来自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 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 我国“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小外 伤等小病,也要挂“吊瓶”,更有甚者,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 患者,每年都要“输输水,通通血管”。
实际上,输液治疗尽管作用强、 见效快,但它的危害和不良反应也很突出,不当的输液治疗将对患者 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医师在选择用药时,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 射,可肌内注射不静脉注射”的原则,如果违背这一原则,滥用输液, 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切记!输液不是“万能药”, 不可能“液到病除”,过度输液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1)存在较大风险: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 粒”标准,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都含有一定的微粒,而人体毛细血 管直径只有10微米,所以液体中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心、肺、 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 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微粒堆积还 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 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 肉芽肿。

(2)老年患者的“杀手”:输液过多、过快将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长 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对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既使输 液前做了无菌化处理,溶液的浓度合理、速度得当,输液也依然存在 难以预知的风险。例如,身体虚弱者、心脏功能欠佳者,都对身体“容 量”的变化十分敏感,即使只输入普通生理盐水,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静脉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在所有药物 剂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

(3)导致人体菌群失调: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滥 用。人的体表及体内寄存着许多细菌,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 衡,就不会引发疾病。过度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 加细菌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使人体抗病能力降低。这些都将对身体 产生严重的恶果,也为今后的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4)降低人体免疫力:在自然状态下,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病菌具 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赖输液,不仅会增强病菌的 耐药性,还可能干扰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难以 控制的恶性循环,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5)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输入的药液 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会 加重肝、肾的负担。长期输液,就可能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损伤。一 些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除可能引起肾功能障碍外,还会对听 力造成损害。

(6)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当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 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 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此 外,长期注射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易引起静脉炎等病症。

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过度输液为非合理用药,有些属“小 病大治、大病久治”。过度输液,除了会让患者身体受损、钱包受伤, 恶化国人体质状况之外,也造成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巨大浪费和 流失。

下一篇:exo属于哪个公司,防弹少年团和EXO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滚刀块怎么切,怎样用黄瓜切出小的滚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