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假如蓝玉没死,靖难会失败吗?

2022-05-28 18:48: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1

蓝玉没有死,“靖难之役”一定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在靖难之役初期,虽然统帅的将领都没有蓝玉那么善战,但是都能够差点将朱棣逼入绝境铁铉。可以试想,如果统帅是蓝玉,朱棣哪里还会有还手的机会。

在明朝开国的那段历史当中,并没有蓝玉出场的机会,作为后来的主角的蓝玉只能够跟随在徐达、常遇春、冯胜这些大将军的身边当配角,直到这些大将军一个个凋零,才轮到他亲自上阵。

由于蓝玉是常遇春妻子的弟弟,常遇春屡次向朱元璋推荐他这个内弟,常常夸赞他多么多么有才能,多么多么勇猛,但是在朱元璋看来,这个年轻人还需要历练。

所以在常遇春活着的时候,朱元璋从未重用过蓝玉,从未给过蓝玉单独率领十万大军出征的机会,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才给了蓝玉这个机会。

一方面是因为徐达、常遇春已经去世,而仅剩的一个冯胜,则已经被朱元璋划入清单,正处于待罪状态。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看出蓝玉已经有大将风范。

徐达、常遇春、冯胜虽然多次在朱元璋的命令下对北元发动过数次的大规模攻击,但是都未能覆灭北元的主力部队。

而徐达、常遇春、冯胜不可能一直率领大规模部队驻扎在边境与北元周旋,但是每每一撤回来,过不了多长时间,北元又会卷土重来,惹得朱元璋不厌其烦,又无可奈何。

朱元璋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待一个将北元主力部队一举歼灭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在洪武二十一年终于来临,负责完成这一壮举的就是蓝玉。

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肩负着朱元璋的期望,浩浩荡荡的往捕鱼儿海进军,为什么是捕鱼儿海呢?

因为早在大军出征初期,蓝玉就已经先行派出一小部分的兵马到北方边境打探消息,欲得到北元主力所在的位置。

蓝玉的那一小部分兵马,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成功打探到北元主力所在的位置,而这个北元主力所在的位置就是捕鱼儿海。

蓝玉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当他进军到距离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远的百眼井时,他的大军物资出现了问题。

如果说继续进军,一旦北元主力出现转移,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无数士兵饿死、渴死,重则在回军的途中遇到北元主力全军覆没。

有的人说撤退,有的人说进军,蓝玉在经过痛苦的抉择,选择进军。这个抉择,最终证明是正确的。

北元皇帝脱古思贴木耳,以为蓝玉不敢冒然进军,正与他的大臣在军营中喝酒玩乐,当蓝玉大军猛攻他的军营时,他根本做不出任何有效的反抗,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逃命。

而他的那十几万元军由于群龙无首,面对十五万明军就如同羔羊一般。

此战,蓝玉俘虏七万多名元军,以及一百多名脱古思帖木儿的直系亲属,三千多名王公大臣,牛、羊更是以十万计。

重要的是,还缴获了元朝皇帝使用了上百年的玉玺。要知道,这块玉玺元朝的皇帝一直带着,无论是在元朝鼎盛的时候,还是在元朝落寞的时候。

功成名就的蓝玉开始放纵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跨过朱元璋的底线,引起朱元璋的强烈不满。

蓝玉在班师回朝的路途中,连续做了两件蠢事:

第一件蠢事是凌辱元妃,元妃虽然已经沦落为俘虏,但是人家的身份依旧在那里,你蓝玉一个将军,有何德何能去凌辱元朝皇帝的妃子。

第二件蠢事是蓝玉在经过喜峰关的时候,并没有规规矩矩的等守关工作人员开门,而是直接攻破城门,这在明朝的历史中算是独一份。

朱元璋为了警告蓝玉,特意将封给他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希望他能够谨记。但是蓝玉注定了是一个你给他三方颜色,他就打算开染坊的人,并没有将朱元璋的警告看在眼里。

朱元璋虽然将蓝玉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但依旧看重蓝玉,为了显示出蓝玉的特殊性,朱元璋特地给他封了一个太子太傅。

虽然说这是一个虚职,但是洪武年间能够得到这个虚职的人,掰着手指都能够数出来,然而蓝玉却公开抱怨,认为以他的功劳,太子太傅太小了,应该封太子太师才对。

要知道古代皇帝命令一个人去死,这个去死的人都得说感谢皇恩,然而蓝玉竟然敢公开抱怨朱元璋给他的赏赐,简直是想找死。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打狗也得看主人,随着蓝玉的崛起,蓝玉的家奴也变得一个比一个凶狠,仗着是蓝玉的家奴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由于形势太过于严重,都传到了朱元璋那里,朱元璋派遣官员到当地调查此事,结果调查的官员却被蓝玉赶了回来。蓝玉不知道抽了哪根筋,竟然敢明着与朱元璋对着干。

这是明着与朱元璋对着干的,还有在暗地里朱元璋对着干的,就是在军营当中到处安插自己的亲信。

蓝玉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犯朱元璋的权威,但为何朱元璋却一次又一次的忍了下来呢?要知道朱元璋对待大功臣的态度都是能杀则杀,绝对不留,冯胜就是栽在了这上面,但是为什么蓝玉却没有栽在这上面呢?

蓝玉没有栽在这上面,是因为有一个人是他的后台,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

朱标的妻子是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是常遇春妻子的弟弟,正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早在蓝玉成名之前,就已经与朱标在私下里交往频繁,经常与朱标闲聊,且从未有过侵犯之举,这正是朱元璋忍让他的原因。

如果杀了蓝玉,未来朱标继位,很有可能会无将可用。

虽然大明王朝人才济济,但挖掘人才可不是那么容易,要不是碰上元朝末年,徐达只不过是一介农民而已。如今有着现成的人才,不用白不用。

然而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朱元璋忍痛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此时的朱允炆年仅十四岁,但是朱元璋却已经高达六十五岁,随时有可能驾崩。

如果不杀掉蓝玉,仅凭年轻的朱允炆难以镇住蓝玉。

为了大明王朝的未来,朱元璋只能杀掉蓝玉,还顺便借蓝玉一案铲除其他的开国武将,《明史》载:“功臣宿将尽矣。”

负责平定燕王朱棣叛乱的第一个人是耿炳文,耿炳文论攻击虽然比不过朱棣,但是论防守却远远超过朱棣。

他率领三十万大军败在朱棣的手下,原本朱棣以为击败他势在必得,却没有想到,自从他退进真定城以来,自己却迟迟未能再进一步,只能望着真定城兴叹。

当时耿炳文的打算是这样的,你朱棣能造一时的反,不能造一世的反,只要我把真定城守住,死死的钉在你的面前,你进攻不敢进攻,撤退又不敢撤退。

而你的那十几万大军,不可能一辈子跟着你造反,到时候跑一个,跑两个,全部都跑光,看你怎么办,反正我的后面是朝廷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如果耿炳文的计划得以实施,朱棣有很大的可能得就此止步,但可惜的是朝廷那边出现了问题。

经过朝廷高层的商量,决定将耿炳文撤下来,换李景隆上去,还特地将大军的数量增加到五十万,但李景隆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李景隆到达前线的时候,朱棣已经不在北平,而在宁王的地盘,意图拉拢宁王与他一块造访,此时守北平的是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

五十万人攻一座城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没有足够硬的心理素质,单单是看到场面,都会被吓一跳。不出意外,张掖门出现了问题,守军纷纷败退。

就在李景隆一方的将领以为北平将破的时候,李景隆下了一道令人不齿的命令——全军撤退。

有的人或许对李景隆这一道命令感到不解,他不是为了平定叛乱而来吗?干嘛要撤退呢?他的确是为了平定叛乱而来,但是当时负责攻张掖门的数千大军并不是由他指挥,而是由都督瞿能指挥。

如果北平一旦被攻破,瞿能则占据大部分的功劳,而他只能占据小部分的功劳,所以命令撤退。

在他看来,自己有五十万大军,而朱棣只有十几万大军,攻破北平是迟早的事情,他不知道的是,机会只有这一次。

在这之后,他接连大败,五十万大军全线溃败。

蓝玉如果说当时还活着,可以说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经验最丰富的大将,没有之一,又有着碾压性的人力,物力,平定一个朱棣就如同切菜一般容易,可惜的是提前身亡了。

不知道朱元璋在天有灵,看到朱允炆无将可用,会不会后悔杀掉蓝玉

结语

朱棣得以靖难成功,可以说朱元璋也有一定的功劳。如果不是朱元璋帮他把朝廷上能打的大将全部杀光,朱允炆继位的时候,也不会放眼望去,一位能统率大军的大将都没有,只能从新人中提拔,悲哀的是,提拔的新人一个也敌不过朱棣。

下一篇:充电宝能不能带上飞机,多大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
上一篇:手机wifi网络共享给电脑,手机怎样跟电脑共享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