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高山的词语,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2022-05-26 00:03:3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1

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天高地厚。“天高地厚”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形容高山的词语,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成语用法:作宾语,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
成语典故:
庄子在《逍遥游》中,以开篇首句之重,记录了这个华夏民族古老而神奇的传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明代德清《庄子内篇注》云:“‘北冥’即北海,以旷远非世人所见之地,以喻玄冥大道。海中之鲲,以喻大道体中养成大圣之胚胎,喻如大鲲,非北海之大不能养成也。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五运历年纪》:“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鲲鹏超脱于九天之外,天高九万里。
远古时期,传说天地开辟以前宇宙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像鸡蛋一样,盘古把这团气劈开,轻清之气上升成天,重浊之气下沉成地,逐渐形成山川河流等。

经过18000年天地仍在增高加厚,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谁也说不清楚,只能说天高地厚来形容。
出处:
《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下一篇:龙尊王佛,属龙对应的是哪尊本命佛?
上一篇:梁朝,南朝时梁朝有哪几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