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魏文侯怎样使魏国走向强盛的?

2022-05-23 17:03:1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0

魏文侯怎样使魏国走向强盛的?我是煮酒君魏文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魏文侯的治国之道,在于用人,或者说“选贤与能,唯才是用”。

人都是被逼的,魏国强盛,是形势需要,如非崛起,则必为近邻所陷。三家分晋,魏国处于河东(今山西西南)、河内(河南北部),领土分散,被齐、楚、秦、赵包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中间还插着个韩国,便四战之地,也少有这般险恶局势。司马迁《史记》提到,“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这种局势之下,亮不出肌肉,那就只能被群敌分食。魏国有着发展经济、头大军队的需求,他魏文侯首当其冲。

魏文侯是明智之君,他能看出分晋之后,魏国所处的窘迫地位,更明晰图强之道。这是个拥有坚强心境的国王,他重视贤能,最重要的是能够礼贤下士。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人名子夏,才华横溢,于魏国西河地区收徒。

子夏虽不如其师,名气也大,魏文侯亲往西河,拜子夏为师。受经艺、咨国政,都是其次,魏文侯通过拜师的行为,向天下知识分子传递了一个态度,他敬知识、重人才。拜师一事传出,有治世之向的知识分子必来此谋求晋身之途。《后汉书•徐防传》李贤注引《史记》“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魏文侯近水楼台先得月,培养出大批杰出官员。

魏文侯礼贤下士,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他知段干木其人德才兼备却无意仕途,三顾茅庐,逼得段“逾墙避之”,后来,更是摒退车马、近侍,只身前往,段干木终于被感动,接见了他,魏文侯于是经常向其请教国政,如待师长,“立倦而不敢息”。人流下的汗水,都是有回报的。魏国很快便成为人才之都,群英荟萃,显于诸国。

其用人第二个特点,便是不拘过往,选材以用,在用人上,忽略人才的一些过失,不求全责备。吴起青年时求学于曾参门下,因母死不归,显得不孝,曾参将他扫地出门;为求一将以展才学,吴起甚至杀妻以求将,为世人非议。其时魏国常受泰国侵扰,魏文侯为求守将愁眉苦脸,得翟璜荐吴起,“起贪而好色,然而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吴起用兵有与士卒同甘共苦,不仅击退秦军,还斩下秦国五城,“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

魏文侯用人不疑,对于已经选定的人才,他给予充分的信任,不会外行去支使内行。为灭中山国,翟璜力荐乐羊。传乐羊之子乐舒于中山国为官,乐羊一路打到中山国都时,只围而不攻,群臣议论纷纷,揣测乐羊用意,魏文侯力排众议,静侯战果。中山君见破敌无忘,斩乐舒,烹为肉羹,送给乐羊,中山国亡。

观魏文侯其人,不过是用人老道,肯放下国君的架子,为士之所向。中国封建制建得较为完善后,却出来个九品中正制,至南北朝一度堵死寒门士子晋身之望,岂非倒退?

下一篇:幽暗空间,洛克王国瓦斯叮当怎么抓?
上一篇:世界上笔画最多的字是什么字,世界上最难写的字是什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