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摸是什么意思,云南的摸你黑的节日是怎么回事?

2022-05-23 16:53:2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8

在云南西南边陲群山环绕的密林深处,居住着古朴剽悍的沧源佤族咂摸是什么意思。每年5月1日的狂欢节,都要上演相互“摸你黑”的狂欢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沧源俗称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是临沧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全县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1%,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0%以上,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汉、拉祜、彝等20多种民族杂居的边疆民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

“摸你黑”是从佤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儿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佤族是一个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还重要的民族,因此,佤族人民总是乐观豁达、无忧无虑的。

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尽情地享受歌舞所带来的欢乐。他们认为,今生只有一次,不管是贫富贵贱,结果都要面对相同的轮回。因此,一定要珍惜仅有的一次人生,快乐的生存下去,这就是音译佤语的“摸你黑”。老人常说:“我生是因为我存在,我存在是因为我快乐”。

佤族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认为黑色是勤劳、健康的象征,“摸你黑”就是司岗里狂欢节的重头戏。

“摸你黑”源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等涂抹在脸上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摸在姑娘脸上,寄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摸在老人的脸上,祝福老人长寿健康;

摸在小孩脸上,希望小孩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期待友谊地久天长;摸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摸得越多,意味着幸福就越多。”

“摸你黑”涂料配方据说很神秘,涂料是以佤山米粉为主料,添加当地的神奇泥土和天然植物不死草“娘布洛”。为了得到生命的永恒,阿佤人一直在寻找着这种神奇的不死草。

找到一种或是几种药草后,磨成粉,拌成药泥,据说还有防晒、美容、护肤的功效,这配料里还有巧克力的成分。

脸上被摸黑了,权当是做了一个香喷喷的面膜。并在特定的日子里相互把药泥涂抹在对方身上表示祈福,希望被药泥涂抹的人百病不侵,健康长寿。

届时,热情大方的佤族小伙姑娘们,载歌载舞,边跳边唱边敬远方客人酒,“歌声不停,杯莫停”,为最高礼节。此外,还有打歌、木鼓舞、甩发舞、舂碓舞是最富民族韵味的民间舞蹈艺术。

根据当地佤族习俗,在“摸你黑“节日前必须先进行“剽牛”祭祀活动。人们狂热地敲起木鼓、锣、象脚鼓,高呼“勐!勐!勐!勐!”,鼓声呼声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激烈,天翻地覆,震耳欲聋。

阿佤人通过剽牛把自己和牛图腾融为一体,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去战胜自己的敌人。阿佤人还通过图腾来占卜,水牛被剽,朝右倒下,表示大吉。人们便可以出行,可以作战,无不大吉大利。

黑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以黑色为基调的服饰。佤族金花心灵手巧,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招人喜爱,被誉为美丽的东方黑珍珠。

置身于几十万人的聚会,盛装的佤族男女和兴高采烈的气氛冲击着所有感官,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走进“忘忧谷”。随着响彻云霄的“摸你黑!摸你黑!摸你黑!”“摸你黑”开始了!浅古铜肤色的佤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围圈歌舞。小伙们挥动健硕的胳膊,姑娘们甩着黑亮的长发,拙朴的舞姿充满了野性。

9位“魔巴”用“神药”涂抹在12位“女神”的额头,“女神”又为周围的人“摸黑”。音乐逐渐激越,人们笑着、喊着,游客纷纷加入,用分来的“摸料”互相涂抹。无论男女、无论老幼,每个人的额头、鼻子、脸和手臂都被糊上一层黑泥。

刚开始还有些拘束的我,也渐渐放松下来,和其他人一样玩得像个孩子。当地有一句谚语:“步调一致我们才好一起跳舞,牙齿黑亮我们才好一起说笑。”人本来就是自然之子,在自然母亲的环抱,我们都是一个孩子,理应像孩子一样凭真性情生活。

“摸你黑!摸你黑!”在彪悍粗犷的佤族小伙、豪放漂亮的佤族姑娘高呼声中,广场上人潮涌动,刹那间泥浆飞溅。音乐逐渐激越,人们笑着、喊着,游客纷纷加入,用分来的“摸料”互相涂抹。

于是,一场多米诺骨牌似的狂欢精髓就是快乐地彼此摸黑,从封闭的广场到敞开的县城,就像推倒一张骨牌,沿着自己激情的轨迹运行,最后展开的是一幅乌托邦的愿景———做官的为民的,失意的猎艳的,摸黑了都一样,谁也辨不出谁。

一场佤族传统的“百台木鼓千人甩发舞”后,狂欢正式开始。大家竞相追逐、互抹泥浆,快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释放。半个小时后,整个“摸你黑”广场就成了“泥巴的世界”,几乎每个人全身都裹满了泥巴,变成了一个个笑容灿烂的“泥人”,就连执勤的警察也不能幸免。

下一篇:从小就是天才,世界体坛有哪些天才型的运动员?
上一篇:桂花庆贺中秋节那么在秋天开的花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