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邪妃,唐玄宗是如何娶到杨玉环的?

2022-05-17 12:08: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27

为了把杨玉环揽入自己怀中,李隆基煞费苦心,设计了一个线路图盛世邪妃。

我来简单地说说这事。

李隆基当皇帝的前半程可以说风生水起,可圈可点。从选官用人、发展生产、加强吏治、稳固局势等方面看都是一个眼光超前,胆识过人的人物,他开创了“开元盛世”,这是让人们仰叹了一千多年的大事情。

而他在位的后期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思政事,沉浸在温柔之乡,用人不当,大权旁落,出现了大麻烦,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犹如抽了筋骨的老虎,雄风尽失。

而这一切都是从李隆基召入杨玉环后开始变化的。那么,杨玉环是个什么人物?李隆基是怎样把杨玉环弄到自己手中的呢?

天资聪颖,天生丽质的杨玉环出生宦门,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熏陶。开元二十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李隆基的儿子李瑁相识,李瑁对貌美如玉的杨玉环一见钟情。不久,他的母亲武惠妃就请求李隆基把杨玉环立为寿王妃。实际上,这俩口的日子过得挺好。

三年后,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去世。生性刚强但心中多情的李隆基很是宠爱武惠妃,这事对他来说无异于晴空劈厉。从此他隐入寡欢孤独的境地。

这不是办法。有人给李隆基说,杨玉环姿质天成,可以考虑选进宫中。

可这毕竟是儿媳妇,要给自充宫,硬来不是办法。李隆基只好用了些技巧。

740年,以给自己母亲祈福的名义,李隆基先下书杨玉环出家。

745年,李隆基为了安抚儿子李瑁,给他另立了一个寿王妃。

紧接着,李隆基就把杨玉环册立为贵妃。

此后,李隆基疏于朝政,重用奸臣,控制力下降,唐代的气势走开了下坡路。终于诱发了“安史之乱”。李杨之间的戏剧以悲剧收场,空留了一千多年的怨叹。

正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阴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妻子,第二任皇后,南阳新野人,父为宣恩哀候阴陆,母亲邓氏。 东汉建立后,阴丽华受封贵人。

光武十七年,皇后郭圣通被废,刘秀封阴丽华为皇后。汉明帝即位后,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共在位二十四年。

管仲之后,帝王之家阴丽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其家族是曾经辅佐的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后。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秦末汉初时,阴氏家族是当时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家产可以诸侯相比,但是一直没有什么政治影响力。

刘秀是西汉刘氏宗族之后,汉高祖刘邦的九世之孙。刘秀九岁因父亲去世,被叔父刘良养大,史书形容刘秀生得十分俊秀。刘秀喜欢耕种,和大哥刘伯升好侠交友截然不同,刘伯升取笑刘秀只会种地,把他比做汉高祖的兄长。

隐忍免祸,天作之合王莽天凤年间,刘秀前往长安求学,刘秀的姐夫名叫邓晨,家住南阳新野,和阴氏有亲缘关系。借助这层机缘,刘秀有机会接触到了阴丽华,阴家小姐的美貌给了刘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在长安求学时,刘秀有一次看到执金吾出行,便感叹道:“做官就应该做执金吾这样的官,娶妻就应该娶阴丽华这样的女子。”

更始元年六月,刘秀的兄长刘伯升被更始帝刘玄和拥戴他的绿林军将领所杀,刘秀极为震惊,逐离开大军回到宛城,向更始帝刘玄谢罪。回到宛城后,刘秀不说自己的功劳,也不与刘伯升的部下私下接触,同时也不为大哥服丧,言笑一如往常。同时,刘秀决定立刻娶新野阴氏家族的小姐阴丽华完婚。

刘秀谦卑的态度让更始帝刘玄颇感惭愧,刘玄本来打算把刘秀斩草除根,但鉴于刘秀卑躬屈膝、隐忍不言的特点,让他没有了机会和借口。但他废除了刘秀的一切兵权,同时封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武信侯的空头衔给刘秀。

政治联盟,权宜之计 更始元年九月,刘秀在与爱妻阴丽华仅仅相处了三个月后,便受更始帝所遣去洛阳。刘秀只得将妻子送回新野娘家。不久,更始帝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去镇慰河北诸郡。

刘秀没有兵马,只带着一根代表更始政权的节杖,开始在河北各地镇慰。不久,一个叫王郎的人冒称汉成帝之子,在豪强的支持下于邯郸被拥立为天子,并四处寻找通缉刘秀。刘秀一度狼狈逃窜,终于得以在信都立足,以出色的个人能力,迅速拿下河北诸数县。刘秀这个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面对拥有十几万人,支持王郎的真定王刘扬。 为了避免自己在攻打邯郸时,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刘秀与刘扬达成协议,娶刘扬外甥女郭圣通为妻,双方形成了政治联盟。经过多场激战,刘秀终于攻克邯郸,消灭了王郎政权。

久别重逢,物是人非之后,刘秀继续平定河北的征程,发幽州兵,成功击败并收编了以通马军为主的大量河北农民部队,部队增至数十万。刘秀继续转战平定河北各地,终于形成了“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庞大势力,也有了称帝的雄厚资本。更始三年,刘秀在河北称帝,建年号为建武。

建武元年,郭圣通为刘秀生下了第一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太子刘疆。同年冬十月,刘秀入主洛阳,很快他就派亲信率兵三百,将阴丽华接到身边。阴丽华到来之前,郭圣通并未直接被立为皇后,而是封为贵人。刘扬也并没有提出异议,说明他们早就知道刘秀有这位原配夫人。

阴丽华两年多之前与刘秀离别,回到新野之后消息闭塞,刘秀一去杳无音信,她也早做好离丧的准备。没想到有一天,刘秀竟然派兵来接她,但早已物是人非,刘秀不但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自己不曾相识的女子,而且这个女子还有他们的骨血。阴丽华当时的心境无从推测,心情更是难以言表。

有位不受,稳定政局阴丽华到来不久,刘秀便封其为贵人,与郭圣通相同,又封阴丽华的哥哥阴识为阴乡侯,阴丽华的娘家在建武政权的爵位高于郭圣通娘家。

新皇朝已经建立近一年,中宫后位的人选也提上议程,刘秀认为阴丽华“雅兴宽仁、有母仪之美”,希望能够立阴丽华为后。可阴丽华坚持不受,认为自己不够资格成为皇后,这是阴丽华作出的决定,是她人生的轨迹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刘秀即位后迟迟不立后,而阴丽华的到来,阴识又受到刘秀的优待,不知道这件事对刘扬有了怎样的影响?建武二年正月,刘扬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被刘秀所派的耿纯击杀。

按道理郭圣通的舅舅犯了谋反大罪,多少应该受到株连,但是由于建武初年,刘秀四周强敌环绕,内部也不是很稳定,因此刘秀并不想用残忍的手段,而采取了怀柔的措施。为了稳定真定王室,刘秀立郭圣通为后,刘疆为太子。

无功不显,无名不扬在刘秀成为天子的过程中,郭圣通家族功不可没,居功至伟。而阴丽华尽管是刘秀的原配夫人,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基本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无论从影响力、政治上的控制力以及亲族的能力上,阴丽华都无法与郭圣通相比。

同样刘秀身边的功臣勇将也不清楚阴丽华的存在,他们只知道刘秀有妻子叫郭圣通。因此在这种局面下,立郭圣通为后,立其子刘疆为太子,是阴丽华、刘秀和郭圣通三个人之间,最好的一种选择。

恩宠备至,夫妻齐心建武四年五月甲申,阴丽华在元氏县生下长子刘阳。这是一次颇为不平凡的出生经历,由于史料的缺失,我们不知道刘秀是出于什么缘故,坚持要带上怀孕的阴丽华从军。

刘阳在刚一出生时,便得到刘秀的喜爱,刘秀见到这个孩子脸色红润,便认为其像圣君尧。随后阴丽华越来越受宠爱,又相继生下四个儿子。阴丽华身为刘秀嫔妃,和刘秀同甘共苦,亲眼见证了王朝的建立。

循序渐进,皇恩不均 东汉初年,天下兵戈四起,甚至达官显贵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颍川之地更是混乱不堪。阴家富比王侯,而成为盗贼眼中的目标,阴丽华的母亲和弟弟被贼人劫持,在官府捉拿时,被贼人杀害。刘秀对此感到甚为悲伤,为了安慰丽华,刘秀下诏给大司空,诏书中又提到了阴丽华有母仪天下的资格。

刘秀在刘阳十岁之时,摸着他的头说“吴季子”,此言更是令人遐想连篇。刘阳尽管年幼,但通晓春秋大义,他毫无畏惧请假吴季子愚不可及,同时也向父亲表明自己当任不让的态度。

建武九年,郭皇后已经完全失宠,被刘秀疏远。尚书令申屠刚在职期间多次谏言,让郭圣通所生的太子刘疆入主东宫,却被刘秀拒绝,并最终把申屠刚贬黜出京。 建安十三年,蜀地平定后,刘秀大封功臣外戚,但其中却不包括郭圣通的外戚族人。其弟郭况直到建武十四年,才升任城门校尉。建武十五年,刘秀对阴氏和刘秀的母族樊氏增加封赏,却没有包括郭圣通的弟弟郭况。

皇权已固,时机已到建安十六年,刘秀杀了十余个郡守,并平定了叛乱,社会趋于稳定。刘秀经过“退功臣进文吏”,削弱了朝堂上功臣的影响力,让他们安享富贵,不过逢年过节入朝觐见而已。又经过“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极大的加强了皇权,将权柄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至此,刘秀已经具备了对“废储易位、动摇国本”的控制能力。

建武十七年,也就是在天下平定四年之后,光武帝刘秀决定废皇后郭圣通,立贵人阴丽华为后,刘秀认为郭圣通心怀怨恨,对她的评价是认为她在自己死后,不会善待阴丽华母子,而阴丽华是原配,和自己情深意重,应该侍奉宗庙,居国母之位。因此,在国家政局稳定之后,便开始兴废立之事。

满门显贵、宽容不争 刘秀废郭圣通后位,立阴丽华为后,阴丽华终于走上了人生的顶峰。但和电视剧以及小说中不同,阴丽华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作为,唯一的建树就是为自己的儿子选定了马援之女为后,也就是被尊为中国历史上贤后典范的东汉明德皇后。

阴氏满门显贵,当时有“阴氏五侯”的说法,阴氏成为了东汉初年最有权柄的外戚。 阴丽华是一位生性善良、性格温和、心胸开阔的女性。

也许是经历了战乱痛苦、亲人离散,给她更多的人生智慧。也许是受了刘秀的君子之风的影响,让她用从容平静的态度,宽容不争的手段,面对数十载的波澜人生。

永平七年正月二十日,阴丽华崩逝,享年六十岁,同年二月初八与刘秀合葬于元陵,谥号“光烈”。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下一篇:星际迷航系列,谁能推荐几部好的科幻美剧?
上一篇:麦田里的韭菜歇后语,农田里的六种野味,大家都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