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铁牛,用科学知识解释“捞铁牛”的原理?

2022-05-03 19:08:2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20

《捞铁牛》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打捞铁牛,明代的冯梦龙在其编著的《智囊全书》中就有记载,并且现在被选编入中小学教材。据记载,北宋年间,一场洪水将河中府一段黄河上的浮桥被冲垮,用来固定浮桥的铁牛也被冲入河中。铁牛有几万斤,如何打捞铁牛,人们都束手无策。官府贴出告示,希望有能人出来解决问题,结果一位法名怀丙的和尚揭了告示。

在怀丙和尚的带领下,人们在两只大船上装满泥沙后,将大船开到铁牛沉没处,用绳索将大船与铁牛紧紧地连在一起。然后,将船上的泥沙抛入水中,结果,铁牛被一点点的从淤泥中拉了出来。

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怀丙和尚巧妙地利用了水的浮力。当大船装满泥沙时,大船受到重力(船和泥沙的总重力)和水的浮力,大船漂浮,浮力与重力平衡。抛出泥沙的过程中,由于泥沙重力的减小,大船除受到重力和水的浮力外,还会受到绳索的拉力,并且,绳索的拉力越来越大,大小正好等于减小的泥沙的重力。同时,大船通过绳索对铁牛施加拉力,这两个拉力大小相等。一旦拉力大于铁牛的重力与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之和,就能将铁牛从淤泥中拉出。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这里巧妙的将泥沙的重力与绳索的拉力进行了变换,典型就是一个山寨版的“曹冲称象”。

另外,据记载,在清朝曾利用“捞铁牛”的方法,打捞过沉船。清政府从国外购买的一批武器,在用木船运输过程中,遇强台风沉没,一位叫任昭财的水手自告奋勇的承担了打捞沉船的任务。任昭财命人找来八只木船,分成两组,一组四只连在一起。每一组中两只装满石头,另两只空着。每只船上拴着一根绳索,绳索下端拴在沉船上,一组船上的绳索都拴在沉船的船头上,另一组船上的绳索都拴在沉船的船尾上。接着,任昭财命人将四只船上的石头搬到另外四只空船上,然后再搬回来,并且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不断将松弛了的绳索拉紧。这样,经过若干次的搬运,沉到海底的船就被拉出水面。可见,对“捞铁牛”的方法,既有借鉴又有创新。

下一篇:中国金币网官网,现在公博盒子币很多都是假币吗?
上一篇:高山之国,尼泊尔硬抗印度,背后靠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