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什么理什么成语,王阳明,心即理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2-04-28 14:28:1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5

心即理是中国传统哲学流派心学的重要命题心什么理什么成语,由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明代王阳明完善了这一哲学命题。

心即理中的“理”指超乎自然和社会之上,而又为自然和社会必须遵循的抽象原则;

心即理中的“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认识能力。

陆九渊认为,充塞宇宙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

如果把“理”理解为万事万物对于人的“意义”,那么这个意义是人自身赋予的,“心即理”是对的;如果把“理”定位于支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或原则,那么这个“理”就不可能在人的“心”中的,而只能是事物本身的理在人心中的反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自强不息是对人生的意义,是存在于人心中的,这时“心即理”是正确的。而“天行健”背后的支配规律的万有引力,这个“理”就不是“先在人心中”的理了,而应该是世界自身存在的“理”,它能为人心所认识,但是不在“人心中”。

所以,这一命题虽然没有否认“心”外还有“理”,也没有直接肯定“心”就是世界的本原,但它认为人心之理就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表现,是物我统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它以主观的思维代替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把主观(吾心)和客观(宇宙)的辩证关系,歪曲为完全同一的关系,抹煞了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最后用主观(心)吞并了客观(理)。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颠倒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下一篇:钻石知识,谁给我普及一下钻戒知识啊?
上一篇:秋灯琐忆,有哪些催人泪下的文言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