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是谁 七绝圣手名词解释

2023-06-11 04:02:3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1

  七绝圣手是谁?七绝圣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关于七绝圣手是谁的称号以及七绝圣手是谁的称号,七绝圣手是谁唐代诗人,唐代七绝圣手是谁,边塞诗人七绝圣手是谁,被称为七绝圣手是谁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七绝圣手名词解释

  七绝圣手名词解释如下;

  七绝圣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誉称。王昌龄以其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得名。语出明代胡应麟《诗薮》:“七言绝,太白(李白)、江宁(王昌龄)为最。”

  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

  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七绝圣手是谁

  七绝圣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擅于写七绝诗,写下的七绝诗占盛唐时期总数量的六分之一,多达74首,且他的七绝诗表现手法十分成熟,能从各个方面刻画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形式。

七绝圣手是谁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向来是以高适、岑参为首,而王昌龄的边塞诗却另辟蹊径,以短小的绝句形式来抒写征人的种种情思,不仅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还有着沙漠风前、长城月下怀念亲人的离愁。

  王昌龄在《闺怨》、《宫词》诸作中在另一方面表现他刻画封建制度下妇女内心情感的高度艺术才能,他所抒写宫女思妇怨情的闺怨诗和宫词,使得后来作者难于争胜。

  王昌龄交游很广,不仅和很多文人打交道,与官吏、隐士以及僧道都有来往,尤其是他被贬、长年谪居的情况下,将自己忠贞深沉的友情献给那些正直的知心朋友,他所写的送别诗用不同的艺术构思,表现出诚挚而又深厚的友情。

七绝圣手是谁?

  01

  王昌龄

  七绝圣手指的是王昌龄。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投笔从戎: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

  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

  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

  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好奇而已。

  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

下一篇: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是什么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前一句
上一篇:冰酒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冰酒的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