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箫鼓,《夕阳箫鼓》有什么来历?

2022-04-26 22:13: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2

《夕阳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为中国古代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夕阳箫鼓》的曲情基本来自《春江花月夜》的诗情。《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一起被誉为吴中四士。

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 1805—1864)的《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与吴畹卿的手抄本,1875年前后吴畹卿抄本传谱为共6段加1尾声,无分段标题。其后各派传谱分段不一。在平湖派李芳园1895年所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曲名《浔阳琵琶》,曲体有所扩展,共10段,1923至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曲,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至今犹用此名。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音乐开始,鼓声、箫声,疏密有致地悠然兴起;接着,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调的主题款款陈述;其后各段,

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并适时点缀以水波声、桨橹声等造型乐汇,表达了意境幽远的情趣。

下一篇:speer,母猪的产仔死亡率高,如何改善?
上一篇:新手学电动车要学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