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卢纶其一其二,塞下曲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2022-04-15 18:48:0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34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塞下曲卢纶其一其二,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是卢纶从军时,在军营中的佳作之一。当时他在元帅幕寮府任判官,跟随将军守戊边塞,对边塞的环境,对军人的感情,军人责任,军人的英雄气概,时刻感动着诗人。许多的英雄事迹,诗人都了熟于胸。因此,诗人仅用二十八个字就将军队所在的恶劣环境,军人出征时的勇猛的气魄淋漓酣畅地表述得尽善尽美。

在那月黑风高的雪亱,单于溃敗潜逃时,惊起了宿雁,将军及时率领轻装简从的将士,勇猛地追赶逃敌,顾不了天寒地冻,月黑风高。你看飞雪大到粘满了弓箭和枪刀。这首诗被誉为写景抒豪情翘楚之作。

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原文: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拓展资料:这是卢纶《塞下曲六首》组诗作品中的其二。

这六首诗通过写将军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慑敌、庆功宴舞、狩猎等场面,表现了边塞真实生动的军旅生活与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将边关将士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磅礴气势描绘得生灵活现,跃然纸上。这组诗每一首都能独立成章,内容丰满,寓意隽永,气势雄阔。

其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
  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
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
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下一篇:紫菜属于海鲜吗
上一篇:杨虎城简介,西安在中国历史上出过多少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