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黄袍(斩黄袍秦腔唱段唱词)

2022-11-13 08:18:2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6

  斩黄袍(斩黄袍秦腔唱段唱词)明扬512019-04-28 09:02:02

  京剧《斩黄袍》是一出传统老戏,说的是赵匡胤登基,大封群臣。有河北韩龙进献其妹美女韩素梅,赵匡胤十分宠爱,韩龙封官游街。路遇北平王郑恩,被郑暴打逃入宫中求救,郑恩追入宫中,正值赵匡胤酒醉,怒斩郑恩。郑恩之妻陶三春为夫报仇,领兵围困皇宫,幸得高怀德劝解,赵匡胤脱下黄袍,立誓善待郑家后人,陶三春拔剑斩下黄袍一角以为凭证。

  赵百思特网匡胤在本剧中以老生应工,勾红脸。

  京剧史上演此剧最为有名的当属刘鸿升。

  刘鸿升(1874–1921),票友出身,开始学艺铜锤花脸,后改唱老生,他的嗓音条件极佳,高、亮、润无一不佳,音质纯净,世所罕见。从早于他的演员留下的资料来看,无出其右,调门之高至今后没人能达到他的高度。某种意义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唱功独具特色,气力充沛,高亢激越、刚爽甜脆,善于运用“楼上楼”翻高的唱法,大段西皮唱腔尤见功力。世称“刘派”,在当时大受观众欢迎,也有很多艺人学习他的唱法,如孟小冬最初也是学的刘鸿升,后自觉嗓音条件难以胜任,才改唱余派。

  刘鸿升能戏甚多,既能演花脸,又能唱老生,老旦唱来也是有模有样。代表剧目如“三斩一探”(《四郎探母》)等,另有《逍遥津》、《完璧百思特网归赵》、《苏武牧羊》等剧号称拿手。

  学习刘鸿升唱法的人很多,但由于“刘派”对嗓音条件要求太高,能学成者几乎没有。

  直至高庆奎的崛起。

  高庆奎初学谭派,嗓子倒仓恢复后,非但没受丝毫影响,反而愈加高亢嘹亮,逐渐继承了刘鸿升的唱法,吸收融汇加以改进,形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高亢激越、酣畅淋漓的“高派”老生唱腔艺术。

  “高派”根底基础源自“刘派”。不夸张的说:没有刘鸿升的“刘派”,也就没有高庆奎的“高派”。这一点可以从“高派”经常上演的剧目中清楚楚的看出,“高派”拿手好戏依旧是“三站一探(碰)”、《逍遥津》、《御碑亭》等。高庆奎素有“高杂拌”之称,老生之外,能演花脸、老旦戏,基本还是宗法刘鸿升的路数。

  其实高庆奎单论嗓音条件相距刘鸿升尚有一定距离,全盛时期勉强够到刘所唱的调门,但高的音色和刘鸿升比起来,甜润不及,略显干涩,且缺乏刘的“水音”。追求“刘派”唱腔风格略显吃力,乃至中年失音,不得不告别舞台。

  “高派”与“刘派”类似,传人里能承其衣钵者寥寥,李和曾算是其中佼佼者,但个人觉得李和曾所唱“高派”已有较大个人发挥,能较为真实继承“高派”甚至“刘派”原貌的反到是票友出身的李宗义。

  李的音色甜润悦耳,较为接近刘鸿升,高度虽不及刘、高,但已属难能可贵。

  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刘鸿升、高庆奎、李宗义所唱的《斩黄袍》一剧中的精彩唱段,以“高派”为基准,从中领略这一流派的“上承”与“下传”。

  刘高李《斩黄袍》.mp37:14来自明扬51

  由于是音频资料,特别是老唱片年代久远,难免有失真之处,为方便大家的欣赏,整理唱词以供大家参考。按演唱顺序:

  刘鸿升唱(西皮流水):

  天作保来地作保,陈桥扶起龙一条。

  昔日打马过金桥,偶遇先生八卦高。

  算的孤王八字好,后来一定坐九朝。

  到如今果应前言兆,你比诸葛不差分毫。

  施罢一礼我坐陈桥,玄郎不恭了。

  三弟近前听封号,你若真心把孤保。

  北平王位永在朝,虽然是老王封过了,

  加封三级爵禄高。

  龙争虎斗起战争,回头再宣苗先生。

  孤王赐你一道旨,晓谕傅后把宫腾。

  适才宣罢苗先生,回头再宣高御亲,

  孤王赐你尚方剑,朝里朝外查的清。

  高庆奎唱(西皮二六):

  孤王酒醉桃花宫,韩素梅生来好貌容。

  寡人一见龙心宠,兄封国舅他妹封在桃花宫。

  内侍臣摆驾上九重,(散板)高御亲发怒你为哪宗?

  李宗义唱(西皮散板):

  适才梦见大兄王,江山大事付玄郎。

  猛然睁开丹凤眼,称孤道寡谁是王?

  (西皮流水)

  他三人把话一样讲,在陈桥闷坏了赵玄郎。

  有一辈古人我对你们讲,尊一声御亲三弟细听端详。

  昔日里有一个贼杨百思特网广,他本是酒色一昏王。

  御花园调戏亲胞妹,养老宫中气坏他的娘。

  似这等昏王就该丧,为何还在人世上?

  赵玄郎本是奇男子,岂肯学那篡位的王。

  一把宝剑明亮亮,倒不如一死见兄王。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本文地址:

下一篇:怎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的五个经典方法)
上一篇: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关于克服困难的正能量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