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石(微生物学考研院校排名)

2022-11-13 08:04:3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0

  陈君石(微生物学考研院校排名)

  昨天,我转载了一篇中国人大网的文章,文章的标题叫做《陈君石院士:获得政府批准的转基因产品就是安全的》。陈院士在文章中阐述道:

  “只要政府批准的转基因产品就是安全的。国际上的权威机构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北美、欧洲的权威学术都认为,经过严格评价程序,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我们的消化系统是不会区分百思特网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来了就消化吸收,不管是猪的基因、鸡的基因还是转基因的基因,都是一律消化。”

  这是一个国际上最顶级生物学科学家的论述。陈君石是科学家,还不是一般的科学家,他是中科院院士。

  陈君石的这个院士,不是一般的院士,他相当于院士的祖师爷级别,是科学宗师。陈君石开创了一个学科——中国的食品毒理学,就是陈君石创建的。而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的基础。陈君石在食品安全领域,是绝对的权威。他桃李满天下,培养出好多院士弟子,而他的弟子又培养出院士弟子。说陈君石是院士界的祖师爷级别,名至实归。

  (陈君石院士)

  注意,我说陈君石院士是食品安全领域的权威,我并没有说他是专家。权威和专家,还是不完全份量相等的。权威,是在一个学科领域里面,只有居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学者才称之为权威。我曾经在一篇文里面介绍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权威。赵南元教授写信告诉我,“权威”二字他绝对不敢领受。赵南元说,他自问算得上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专家,但算不得权威。可见,“权威”二字的份量,要超过专家。

  而陈君石院士,就是食品安全领域的权威。但是,陈君石还不是普通的权威,而是顶级权威。注意,他这个顶级权威,不仅仅是国内生物学界的权威,而是国际生物学界的权威,所以他是名副其实的顶级权威。专家可以好多个,权威绝对凤毛麟角,而顶级权威,更是屈指可数。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也是一个超重量级别的院士,他就称陈君石为顶级权威。

  可以说,在科技口,陈君石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特别是在生物学界,陈君石这三个字,就是神话传说级别的人物,地位可谓高山仰止。就是施一公、饶毅这种级别的国际大科学家,在陈君石面前也是执以晚辈弟子之礼。如果一定要做一个横向比较,陈君石可以与物理学界的杨振宁相提并论。论学术地位,陈君石在整个生物学界都算在世的顶级权威,TOP5的那种。而杨振宁,在物理学界也是这个份量。陈君石为国内和外国撰写了几十本大学教科书,连很多外国教授都对陈君石写的教材赞不绝口。一些生物学专业的教授都说,“陈君石”三个字就代表着生物学教科书质量的保障,他的教材是最权威的,没有之一。

  是的,在生物学教材界,没有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并没有开创一个学科,而陈君石是食品毒理学在中国的学科奠基人,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跨越年代的天皇巨星。

  这样一个德高望重、泰山北斗级别的超级帝级大科学家,他就是力挺转基因的。他之所以力挺转基因,是因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有科学实验,有食用实践。

  但是,陈君石院士就因为在他的专业领域说了一些实话、真话,他就被某些人辱骂了。“收了美国的钱”“良心坏了”等等不堪,甚至更加恶毒的咒骂,排山倒海般向陈老压去。一些人冷言说,“科学家、院士又如何,他们不能被钱收买吗?”

  陈君石这样高山仰止且早就誉满天下的大科学家,他可以被收买吗?

  我们假设这种百思特网极端情况存在,但是,转基因的安全性在整个科学界都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谁可以收买整个科学界的科学家?

  一个院士如果不能让你们信任?那么,中科院61个院士写联名信要求推广转基因,这61个院士都能被收买?

  如果你不信这61个院士,那么,迄今为止有国际上诺贝尔奖151个得主署名支持转基因,而这些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生物理科领域,这151个诺贝尔奖得主,他们都被收买了?

  如果你不信这61个院士,那么,在国际帝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一共有超过1100篇顶级论文支持转基因,假设每篇论文两个作者,就是2200个作者。要知道,能在《自然》《科学》这类期刊发表论文的学者,基本上相当于院士这个级别。这2200个在全球都相当于院士级别的科学家,都被收买了?

  如果你不信这151个诺贝尔奖得主,那么在公元1971年以来,在SCI上一共有超过100000篇顶级科学实验论文支持转基因安全的结论,这些论文作者,他们都被收买了?做这类科学实验,不可能一个作者,通常是好几个,乃至十几个。假设每篇论文平均有5个作者,100000篇论文就是50万个作者。请注意,这些作者研究转基因,不是最近十年八年开始,而是自50年前开始。历经50年之久,世界各地有至少50万个有份量的科学家,他们做科学实验,证明转基因的安全性。这50个科学家,他们都被收买了?

  如果你对这50万科学家还有所质疑的话,那么,支持转基因的权威机构有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国际毒理学学会、国际生物学学会、FDA等30多个权威机构,外加全球多个国家科学院。这些机构组织都对转基因有认证安百思特网全的科学报告。这些机构组织,他们的会员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成员超过几百万人。这几百万科学家,他们都被收买了?

  我们随便算一下,收买一个SCI论文作者,就算10万美金吧。50万作者,就是500亿美金。这算是往最低额度计算了。

  一个院士级别科学家,最起码要1000万美金才能让他说话吧?《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论文的2200个院士级别科学家,一个人1000万美金,就是220亿美金。

  这些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编辑、评委,在学术界那都是相当于侠客岛龙木岛主级别的大牛,收买一个还没用,得把所有的编辑、评委等有权做审核评议的大牛都买通。就算有300个人吧,一个起码得给1亿美金吧,300个人就得300亿美金。

  30多个国际权威机构,上层人物怎么得有1000人左右吧?一个人给一个亿美金,就是1000亿美金。

  支持转基因的国家科学院,全球可知的有几十个,这几十年了,怎么不见一个院士站出来说转基因有问题?一个科学院几百人,我们按少了算,得有20000个院士吧。少给一点,一个院士1000万美金,不算多吧,差不多2000亿美金。

  还不算各国的管理农业的机构。就算算上面的科学家,500亿+220亿+300亿+1000亿+2000亿=4020亿美金。

  额,那么传说中收买科学家的“小孟子”,它有这个钱吗?我们查了一下,小孟子的市值一共最多五六百亿,还不到华为市值的一个零头。它要是真能掏出4020亿美金,就为堵别人的嘴,还要辛辛苦苦做科研干什么?

  再说,科学界支持转基因的行为,不是十年八年,而是50年。时间越久,参加人数越多,则意味着出现一个大问题,即风险呈现几何形增长。很简单,一个不能公开的事情,可以最多几年不暴露,但是涉及到几百万科学家,这么多人联合起来保密,而且时间跨度为50年之久,几乎不可能。我们假设有这个极端情况,即几百万科学家都收了钱,他们联合起来欺骗了全世界整整半个世纪,这是区区4020亿美金可以做到的吗?怎么也得100倍吧?那就是40多万亿美金。

  有40多万亿美金,还搞什么搞,直接去月球上建国得了。

  我们再思考一下,假设小孟子真有这通天的大能耐,它就喜欢没事洒钱玩儿,目的就是堵科学家的嘴,那么,它是不是傻啊?花钱收买几百万科学家,还要收买50年之久,还要天天被人骂的狗血喷头,它为什么不直接动用其“巨大的能量”让那些著名的反对人士“量子蒸发在地球上”?明明很少代价就能做到的事情,凭什么要花几十万亿美金还要吃力不讨好?

  我们看见的事实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些每天在公开场合叫的很欢的反转基因人士,他们一个一个都活蹦乱跳,开有机农场的,出书大骂的,卖300元一只鸡大腿的……他们不是都有滋有味的?

  至少有40多万亿美金“封口费”的“利益集团”要对付他们,甚至把他们发配到月球挖矿都是轻而易举,怎么他们这些反对者各个活得潇洒呢?

  这里,我要为科学家们说一点话,甭管你爱不爱听,那就是我的肺腑之言。

  虽然科学界也有极少数害群之马,但并不能由此否认整个群体。我们不能因为发现数学张老师闯红灯,就认为全世界的老师都是坏人。就我亲身之接触,绝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可敬的,也是无私的敦厚人士。可以这样说:

  科学家群体的智慧、逻辑、判断、知识、经验、道德、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皆在普通人之上,更远远在这些居心叵测的自媒体之上。普通民众想到的可能性,科学家早就想到,而且思虑的更深远。普通民众的担心,科学家会更加担心,而且提前很多年就开始担心。科学家不仅是担心,而且早就开始了实践检验。为什么主流科学界几十年来都没有否认过转基因呢?

  我不信他们都被“收买”了。

  最后,我还要说说“小孟子”,它在2015年就被德国企业拜耳收购,而转基因并不是拜耳的主要业务。世界上早就没有“小孟子”了。

  本文地址:欢迎分享转载74124.html

下一篇:汉书霍光传(原文·注释及译文赏析)
上一篇:大学生调查报告(疫情期间大学生线上学习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