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是真实存在的吗

2022-11-13 05:54:2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7

孟姜女是否真有其人

在我国的民间,自古就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便将山海关作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还在那里盖了姜女庙。但事实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这是因为被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的山海关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离山海关数百里。除此之外,在历史上也没有任何资料记载长城被哭倒过,因此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存在,与秦始皇也没什么关系。

在唐朝末年,有一首诗叫《杞梁妻》,诗中说杞梁妻为秦国人,她曾经到长城哀悼筑长城而死的丈夫,“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这便成了孟姜女的前身。

到了宋朝,这个故事广为流传,杞梁开始有了姓,有说姓范,有说姓万,还有叫杞郎或喜良的。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的故事改编的,这个故事大致的形成时间应该是北宋年间。

然而不论是故事还是传说,都不能取代历史事实,孟姜女哭长城这件事事实上都被认为是不存在的。但这个故事非常生动,而且还有悲剧色彩,所以就成了各朝各代人们借题发挥的素材。

战国时,齐都中哭吊盛行,杞梁战死,妻哭吊便是悲剧的材料;西汉时期,“天人感应”之说盛行,所以杞妻哭夫便成了崩城和坏山的感应;隋唐年间,乐府中出现送衣之曲,所以送寒衣的内容增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孟姜女哭长城演化的轨迹,这个故事因为流传久远,所以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内涵。

也有人否定孟姜女是《左传》中的“杞梁之妻”,因为在封建社会,哭夫的题材并不少见,再说,孟姜女明明是齐国的,后来又被说成是秦国的,这无疑是为了往秦始皇身上栽赃。

“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一公元前208年),字通古。

战国时期,秦国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次年,即公元前256年,秦国又派兵进攻韩、赵两国,这一次,秦国打了胜仗。后来,秦国又将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于不久之后死去,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然而这个大王在位还不到三年,也死去了。这个时候,13岁的太子嬴政登上了王位。嬴政刚刚即位时,秦国的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相国吕不韦的手里。

后秦王嬴政逼死吕不韦,独揽大权。吕不韦一倒台,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就开始纷纷上书,想要驱散来自他国的门客。嬴政接受了这些人的建议,于是下了一道逐客令,称不论是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的,都得离开秦国。李斯为楚国人,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子的学生,他向秦王嬴政递交了一份有名的《谏逐客书》。

李斯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着客卿建立了不朽的霸业,然而现在大王却将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嬴政重视李斯的才华,取消了逐客令,令其担任廷尉。此后,工于心计的李斯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使用反间、收买等手段,配合强大的武力进攻,最终使秦国更加强大。

韩王安见秦国强盛,便主动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属国。韩非也是荀子的学生,此次韩非受命于韩王,见到了秦王,上书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之后,秦王还没来得及考虑重用韩非,一旁的李斯就着急了,他生怕韩非夺走自己现在的地位。

于是李斯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在如今这样的形势下,他一定会为自己的国家考虑,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所以不如趁现在找个罪名把他杀了。”秦王嬴政听了这话后有点犹豫,他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日后再审问。

韩非进了监狱后根本就找不到辩白的机会,此时李斯就立刻派人给韩非送来了毒药,无奈之下,韩非只好服药自杀。秦王嬴政在扣押了韩非之后很后悔,所以不久后就打发人把韩非放出来,然而这时一切都晚了,韩非已经死了。

李斯曾经用一道奏折留在了秦国,并用各种诡计让秦国强盛,然而他也为了一己之私而使秦王损失了很多人才,可谓是“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下一篇:2020122612263884
上一篇:202012261220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