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灭亡

2022-11-13 05:42:3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4

清朝的覆亡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此后,清朝的国势渐微,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有立宪派与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

立宪派是康有为和梁启超推动的,而革命派则希望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共和。

1894年,孙中山于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4年,黄兴于长沙成立华兴会;1904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复会,此外还有其他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在成立同盟会之时,提出了“驱除粧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光绪帝和慈禧皆去世后,溥仪继位,即宣统帝,其父载洋担任监国摄政王。此时的清廷虽然也进行改革,妄图实现君主立宪,然而内阁中的人都是皇族身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此时立宪派的人士也转向于与革命派合作。

1911年,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同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紧急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镇压起义。袁世凯一方面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结果南北达成和议,决定推翻帝制。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H,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正式结束。

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高雅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婉约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1708年,圆明园开始修建,康熙皇帝将其赐给皇四子胤禎。1723年,雍正即位后又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后来乾隆继位,又对圆明园进行了局部增建和改建,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至此,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此后,嘉庆和道光又对圆明园进行了修缮和改装。

圆明园是清朝皇帝的避暑胜地,每到夏天,皇帝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I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将其珍藏的文物洗劫一空,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但因财政困难而被迫停止。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下一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满分作文-重视文明,再创辉煌
上一篇:202012241344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