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其人

2022-11-13 05:29:0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2

“元人冠冕”赵孟頫

赵孟颊(公元1254年一公元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还懂得经济和绘艺。他在书法和绘画上的艺术成就最高,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极高,他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样样精通。不仅如此,他的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赵孟頫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这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转向质朴自然。他还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得绘画的文人气息更浓、韵味更强。另外,他还强调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以及实践技巧,克服了以往“墨戏”的陋习。

《元史》中记载:“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頫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而他还被称为“王羲之二代”。

纸币使用的成熟和发展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的国家,这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

相传元世祖忽必烈称帝后,想效仿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然而却遭到了大臣的反对,认为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北方草原属于幽阴之地,因此应当使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

元朝纸币的流通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中统钞、至元钞和至正钞。其中,中统钞流通时期币值最为稳定;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前后经过了36年;而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至正钞。

元朝纸币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长期大量地发行和流通。元朝的疆域辽阔,纸币携带方便,且当时商业发展迅速,纸币的流通更加广泛。

元朝的纸币制度是我国自宋金以来纸币制度的延续和发展,元朝还出台了相关法律《至元宝钞通行条例》来保证纸币的制作、发行和流通。这些都使得元朝纸币制度走向成熟和完善,同时也对我国古代纸币制度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下一篇:2020121715565176
上一篇:202012171551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