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作文的新颖题目-幽幽老街情

2022-11-13 05:26:2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06

这是一篇旅行作文的新颖题目

清晨,我们一行人怀着好奇的探究心来到位于乌镇西北的一条早市集贸街,想领略江南小镇的百姓晨曲。

这是一条老街,只有上海老式弄堂的宽度,街两边尽是式样古旧的老房子。那是一种纯木质的房子,不很大的屋子却有扇极高大的门,窗户不大,屋内很暗,一般皆为两层。木质的楼梯看着就有些摇摇欲坠,走动时更是吱吱作响,整幢房子给人一种饱经风霜、岌岌可危的摇曳感。伸手抚摸这黑黝黝的斑驳木梁,那一道道由于长年风吹雨淋而成的沟壑凹凸仿佛一个年迈长者的深深皱纹,它已无声无息地证明了它的历史年华,那么遥远而深重。

老街挺长,弯弯曲曲的,似乎不是一条刻意的街,而只是夹在一幢幢老屋间不经意的石板小路。早市在老街后端,摊位设在沿街木屋里,货品从吃的到用的也可谓应有尽有了。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发觉这儿的人们似乎彼此皆熟识,擦肩而过都颔首示意,没有过多的寒暄,却很显默契的乡邻之情。

这儿的早市与平日所见差异不大,同样有声调不一的吆喝声,你来我去的讨价还价,亦有煎炸烘炒的油烟味,带些嘈杂而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那么现实、自然地将你引入小镇生活。我免不了受香味的诱惑,上小吃摊去一饱口福,想领略一下与上海“四大金刚”口味有何不同?可是,只容在口,不容言传噢。

记得儿时常随爷爷光顾“茶馆店”这个名符其实的百姓“信息交流站”,听老人们谈政事、说古今、聊家常、侃新闻,虽然还不很懂,却一样津津乐“闻”。上海滩的别致一景“茶馆店”似已在现代经济大潮中悄然隐退,而今天我又在乌镇老街觅见了它,久违了。

茶馆设在拄着大梁的高敞的老式大堂内,桌椅是已很少见的木桌、长板凳,烧茶水的是哧哧冒着热气、半人高的大壶炉,感觉那么陈旧甚至有些许压抑。大堂内坐的皆是年过半百极纯粹的农村老者,穿着老式对襟布衫,黑瘦而硬朗。

他们彼此不温不火地交流着昨夜的球赛、今晨的天气、某家的孙儿……诸如此类。那一张张布满鱼尾纹的写满经历的面容,一只只积着厚厚的褐色茶垢的杯子,再次让我看到了岁月的年轮。老人们那么平静和谐地品茶、交谈,丝毫没有都市人清晨的匆匆又匆匆,这实在让人惊诧又羡慕。

或许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也从未见过小镇外的精彩世界,可他们活得踏实、自在,只因为自己有着甘于平淡的生活方式。想起上海老人们的早晨,有打拳的、养鸟的、摆谱下棋的,还有散步、跳舞的,似乎比小镇老者更现代与舒适,只是相同在于都过得安详快乐,也许老了便无所求了罢。

很想迈入茶馆,呷一口冒着泡的茶水,享受一下老人们的安逸富足,只是觉得像我这样不经世事的少年介入,会破坏这画面的和谐;我很想举起相机照下这幅图画,突又觉得彩卷与这份平淡太不相称,呵,让这张微微泛黄的黑白照片留在我的心头,让我用心祝福小镇的老者

路过老街尽头的石拱桥,我在桥顶俯瞰老街上的人,老街旁的屋。小镇平凡的一天就这样开始,阳光照进了老街,照到了老屋,投下一片影。同一片天空下,阳光照得进老街,风雨吹拂过老街,那么都市的现代风云呢?老街的茶馆、斑驳的木屋、曲折的石板小路还能存在多久呢?小镇的人们是否永远甘于这样的陈旧与淡泊呢?……

下一篇:2020121614531626
上一篇:以旅行为话题的作文-黄河水,黄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