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读《三重门》有感

2022-11-13 05:25:0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2

这是一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看《三重门》仿佛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去,而读主人公林雨翔就有对着镜子照的感觉。

母亲老早就废了我买这本书的权利,或许是对的。因为这本书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的:内容空洞,主人公基本上没干什么事,就这么混混沌沌过着;也因为这本书里都是大实话,不论是出自肺腑还是来自胃,太直白、太尖刻,露着少年的狂傲,显出青春的不羁;还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六门红灯、休学著书的十几岁的小混混,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爱看,不想看——韩寒的——《三重门》。

然而,也正如后记中所写的:这就是生活。

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处在不安分的年龄,好表现,爱出风头,有一定的才华与能力,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家长同学的赞美,以满足自傲的虚荣与自尊。他想树立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自己,但在今天的社会,或许教猩猩说古希腊文会比这来得容易些。赏识自己的老师自己不喜欢,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仍会好好地利用这个机会,这是许多学生都做过的事情,当然笔者也不例外。

现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很小,为了盘踞一块立足之地,当然得讨好在这个狭小范围内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在今人看来这不能算作无情,且美其名曰“现实”,其实这一点也可算是很有价值的生存之道了。

在我们这群人的生活之中,父母们扮演着一个很微妙的角色——支配与被支配者。孩子的起居饮食自不必说,“定位”更是父母包办。原本中等的,说什么也要推到上等,出多少钱无所谓,只要孩子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毫无怨言,无形之中给予孩子的是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成为推进器,压过头可就变成赶鸭子上架了。

有时候只觉得书堆里的孩子可怜,但仍是咬一咬牙搬上又一叠书卷。其实关心、理解并不是父母单方面的“必要条件”,而是亲子间互相的“充要条件二看看两鬓斑白的父母,受着充满期盼的眼光,只得苦往肚里吞,逞强得甚至哼一声都不肯。难得的发泄被视为任性,一阶段的失败被认为不思进取,父母对儿女的一切言行都保留着最终评判的权利。

然而父母的喜怒哀乐也为孩子所支配着:女儿得奖全家光彩;儿子落榜一家三口吃饭连嘴都懒得张;考试前复习跟孩子一起熬夜,最终激战陪站在烈日之下。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十来岁的孩子即使再老成也理解不了这份情;无奈的莘莘学子,“老兵”们也无法体会现代学生的“少年愁“

孩子有太多的无奈,父母有太多的期待,老师也有太多的苦衷。你可以对当今的教育体制抱怨,但不应该对其指责。或许现在的你有着诸多的不如意,正如那个“秋风不得意”的林雨翔。《三重门》没有完,林雨翔只是在十字路口发呆,不知道自己是否应以“出走”作为结局。小说到此告一段落,而各位仍在通往未知的路途上马不停蹄。笔者仅希望各位能继续,无论会发生什么,请别逃避,相信自己——“我是金子,我要闪光的”。

下一篇:呼啸山庄读后感800字-爱恨
上一篇:我柜子动了 我不玩了什么梗-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