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刘秉忠

2022-11-13 05:24: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8

藏舂散人刘秉忠

刘秉忠(公元1216年一公元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刘秉忠的曾祖父在金朝时曾在邢州任职,金朝被蒙古王朝消灭后,刘秉忠出任邢台节度府令史,不久就归隐武安山,后从虚照禅师,因信佛教更名子聪。

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刘秉忠和海云禅师一起入见,忽必烈听闻刘秉忠的才华而把他留在身边,同他商议军国大事。元世祖即位后,刘秉忠参与了国家典章制度的设计草定,参领中书省事,后改名秉忠。

刘秉忠是治国能臣,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等多个观点,改革弊政,建立起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使官民皆受其益,元朝的汉化进程也在他的推动下大大加速。

刘秉忠不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还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散曲家,自号藏春散人。他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

蒙古文字的创建

起初,蒙古族靠结草刻木记事,没有自己的文字。在铁木真讨伐蒙古部落的乃蛮部时,捉住一个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这个人是乃蛮部太阳汗的掌印官,太阳汗尊他为“国傅”,让他掌握金印和钱谷。

铁木真见此人有才华,便将其留在身边,“是后,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此后,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爨k语,教太子诸王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畏兀字书”。从此以后,蒙古汗国的文书,“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个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凑成。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只用汉字”。

后来,忽必烈让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但元朝退出中原后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书”经过14世纪初的改革,更趋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

蒙古文字的发明和创造是蒙古汗国历史上的一个创举,文字的产生使得成吉思汗有可能颁布成文法和青册,而在他死后不久成书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这种“畏兀字书”写成的。

下一篇:给校长的一封信450字作文-毕业仪式的一种设计
上一篇:202012151435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