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宇文恺

2022-11-13 05:16:5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03

有才无德的建造师

宇文恺(公元555年一公元612年),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字安乐,朔方夏州(在今陕西靖边县境内)人,后迁居长安。宇文恺出生于武将功臣世家,自幼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官至工部尚书。然而此人有才无德,帮助隋炀帝修建东都,致使民怨沸腾。

东都始建于公元605年,主要的监工大臣是曾经管理建筑工程的宇文恺。宇文恺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工程专家,而且他还懂得怎样迎合君王。他知道隋炀帝喜欢奢华,于是就设计了规模宏大的工程图。此外,建造宫殿需要的木材和石料都是最高级的,它们都是从大江以南、五岭以北地区运来的,据说当时建造宫殿的一根柱子就需要上千人拉回来。

为了造东都,隋炀帝每月征发200万民夫,要求他们日夜不停地施工。宇文恺还在洛阳西面专门建造了供隋炀帝玩赏的大花园,叫做“西苑”。西苑之中,亭台楼阁、奇花异草等应有尽有,宇文恺还别出心裁地在冬天树叶凋落的时候,派人用彩绫剪成花叶扎在树上。这样,这座花园可以说是四季长春。

幵凿大运河

公元605年,隋炀帝命人修建隋朝南北大运河,征用了百余万民夫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时,又征用十万民夫疏通古邦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征用河北民夫百万余人挖永济渠,通北京南,构成上半段。

直到公元610年,疏通江南运河,直接抵达杭州。到此为止,耗时6年时间,征用民夫五百多万,大运河才全线贯通,以洛阳为中心,西接西安,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两千七百多千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在修建运河的过程中,过重的劳役让百姓不堪重负,使得民怨沸腾,这成为隋末民变的诱发原因之一。

但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却为后世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一,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

第二,大运河的开通催生了很多新兴的城市,几十座繁荣的城市因河而生、因河而旺。例如扬州、杭州、西安、北京、天津等多个大讓叢者K市。

第三,大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和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

第四,几大水系的贯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和与交流,乃至中外的国际交流。

第五,大运河的使用与唐代的开元之治息息相关,这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下一篇:2020121306580983
上一篇:如何准备考研复试专业课-考研复试专业课怎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