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民国建立

2022-11-13 05:01: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2

清朝彻底覆亡的标志是清帝宣布退位,要比“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晚一些。

误读: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大多数对历史不甚了解的人都认为,民国正式成立标志着清朝的灭亡。实际上,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其实,清朝彻底覆亡的标志是清帝宣布退位,要比“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晚一些。

正解: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用炮舰对武汉革命军施加压力的同时,加紧扶植忠实走狗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策划和支持下,袁世凯成为一切反革命力量的中心人物,清政府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10月27号,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不久,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所谓责任内阁。这样,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入袁世凯手中。

袁世凯东山再起,野心勃勃。他既要把清政府的一切大权乘机夺到手里,又要把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抢到手中。

所以,袁世凯同时玩两套把戏:这就是利用革命军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利用他一手培植操纵的北洋军对革命军施加影响,使两方面都就范。因此,他企图命北洋军攻占汉阳,但又不想攻占武昌,也不使清王朝过早垮台。造成这种南北对峙的局面,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巧妙地窃取全国政权。

与此同时,起义者内部也面临着建立共和政府、争夺政权的复杂激烈斗争。这种斗争首先表现在湖北和上海两方面争夺召开各省代表会议上。11月9日,首义的湖北以黎元洪名义通电各省派代表赴鄂组织临时政府,同时,集中在上海的革命党人与立宪派决定在上海建立各省联合机构。

11月11号,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联合上海都督陈其美通电各省,倡议于上海设立临时议会机关。

11月15号,上海方面召开第一次各省代表会议,定名“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17日代表会接到武昌邀请代表赴鄂的通电,上海的江浙集团要把持代表会,坚持上海“代表会与临时外交政府之所在地”,对武昌只作出承认湖北都督府代行中央军政职权的让步。

湖北方面坚持不肯让步,坚持代表会在武昌召开,频繁地发出电报、书信,并派居正到上海说合。同时,多数省代表已经抵鄂,黄兴、宋教仁等同盟会重要领导人也在武汉。这时,上海方面只得决定迁往武昌开会。

革命党内部的分歧给袁世凯造成了可乘之机。11月26号,英国公使朱尔典和袁世凯密谋后,由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南北停战议和的建议;同时,袁世凯命冯国璋率北洋军队进攻汉阳,威胁武昌而不进攻武昌。

此时,黎元洪已操纵了革命军的指挥权,他不让革命军能够实行有效的抵抗和反击,将革命军撤退至武昌。1911年11月27号,北洋军轻易地攻陷汉阳。这时,窃取湖北军政府重要职权的旧官僚和立宪派,竭力主张与袁世凯妥协。黎元洪立即致函袁世凯,希望他“幡然速来”,说“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

由于袁世凯玩弄反革命两手,一面进行和平诱降,一面向革命军加紧武力进攻,置武昌于清军的炮火之下。11月30号,各省代表会不得不改在汉口英租界召开。经过激烈的斗争,革命派对旧势力作了原则上的让步和妥协。

12月2日,袁世凯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向革命方面提出停战议和的要求,开始停战。袁世凯的目的就是要窃取共和国总统的职位。果然,12月2日停战这一天,代表大会通过两项重要决议:一是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一是决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来归”。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但这并不意味着清王朝的彻底覆灭。在临时政府与袁世凯的谈判中,袁世凯露骨地提出,要求清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同时解散,由他采用共和形式另立统一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无法接受这个无理要求。孙中山揭露“袁氏之意,实欲使北京政府、民国政府并行解散,俾得以一人而独揽大权”,坚持他在就职誓词中所提出的“俟各国承认后,始行解职”。

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等旧官僚坚决反对孙中山的主张,说:“若清帝退位全国有统一之共和政府,则我辈目的已达……若以此复起战争,使天下流血,岂国民之福?”

他们主张不必等列强承认,清帝退位立即由袁世凯到南京组织统一政府。孙中山虽然仍认为取消南京临时政府“于理绝对不行”,但被迫放弃各国承认民国的条件,同意与袁协商组织政府,又作了一次让步。

对付革命派,袁世凯心中已经有了底。处理好清帝退位,他就可以既完全掌握北京政府的一切大权,又有了与革命派争权的本钱。袁世凯为了使旧秩序减少变动,并顺利地从清王朝手中得到政权,要求给清帝及皇室以极高的“优待”。

《优待条件》是在立宪派与官僚政客直接策划下出笼的,主要内容是:皇帝称号不废;每年由民国政府拨给400万元供皇室享用;暂居皇宫,以后移居颐和园;原有私产由民国特别保护等。这个荒谬的优待条件一出笼,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实在难以接受。

黄兴致伍廷芳电中说:“议和愈出愈奇,殊为可笑。第一条仍保存下大清皇帝名称及世代相承字样,可谓无耻已极。”

伍廷芳、汪兆铭等议和代表却极力诡辩搪塞欺骗,胡说保留皇帝称号,不过是“虚名”,“不必重视……共和目的已达,其他枝节似可从宽”。把实质问题说成是枝节问题,说明他们所追求的“共和”是极其廉价的。

这时,革命派内部妥协一派占了上风,坚持“枝节”问题从宽,反对所谓“枝节”的一派再一次遭到失败。2月6日,临时参议院正式通过《优待条件》。

袁世凯在得到南方让权的确切保证后,立即逼迫清帝体面退位。清王朝的一些蒙满贵族反对清帝退位,袁世凯又指使原来通电反对共和政体的那批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人,再次联名发表通电,威胁清王朝,要求立刻同意共和,否则将带兵入京。

清王朝终于在全国革命力量打击下垮了台。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接受《优待条件》,正式退位。从此,清王朝彻底覆灭。

下一篇:2020120616450365
上一篇:清廷预备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