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传奇性一生经历

2022-11-13 04:57:2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48

海明威自杀的真正原因关键是经历和性格。

误读: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他一生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器》《丧钟为谁而鸣》以及《老人与海》等。在他的晚年,由于发表了《老人与海》等不朽之作,对世界文学作岀了巨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谁也不会想到,这位闻名世界的大文豪竟然在1961年7月2日,用猎枪悄悄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为什么要自杀呢?随着一些胡编乱造的“未解之谜”问世,本来很清晰的历史事件也成了谜。那些所谓的“未解之谜”故意从单个因素入手来解释海明威自杀的原因,给人这样一种感觉,海明威自杀是一种偶然。这就误导了一大批读者,从而造成了对历史的误读。

正解:

1899年,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医生家庭。1918年,海明威赴欧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进入意大利境内的交战区为救护队开汽车时被炮弹炸伤,在医院治疗20个月,仅从腿上就取出弹片237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返回美国,立志写作,但未曾终止冒险和游猎活动。1934年,他到非洲狩猎时写下了著名短篇小说《非洲青山》。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以记者身份辗转于各个战场。在前线的一次汽车事故中,他头部受重伤,伤口共缝了57针。不久,他又因飞机失事造成严重脑震荡。海明威在1940年出版的《丧钟为谁而鸣》,就是以他的这段经历为背景,并以戏剧性的笔调写成的。这本书非常畅销,在两年里就销出了50万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的锐气似乎依然不减。当时他担任美国《柯里索》杂志的特派记者,远赴欧洲,隶属盟军第三军团。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后,他率领一支游击队首先攻入巴黎,俨然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

“二战”后,他于1950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渡河入林》,评论界反映很差,认为他宝刀已老。然而他于1952年出版的《老人与海》又获得了好评,并于第三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表明他不仅是位勇敢的战士,而且是位卓有成就的文学者。海明威在发表《老人与海》并得到殊荣以后,精神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1954年1月,海明威去非洲旅行打猎时,途中飞机失事,所幸伤情不重。第二次换机继续赶路,结果飞机再次失事,海明威负重伤,但被报界报道为在空难中丧生。几天后,当他在读报时,读到那些不乏溢美之词的讣告、悼文,心中甚为惬意。经历过如此多的意外,所有的人都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永远不会死去的硬汉,他经历什么样的危险都不会死去,他的生命力太过旺盛,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但这位作家最终还是以一种最惨烈的方式——自杀来结束自己传奇的一生。

当古美关系日益恶化后,海明威一家因此被逐出古巴。他返回美国后,曾两度住进精神病院。1961年7月2日清晨大约7点钟,海明威的妻子玛丽突然被两声用力关抽屉似的声音惊醒了,–代文学大师在自己的寓所里饮弹自尽了!

当时的场景令人惊愕:海明威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头部已被弹药炸得一片血红,脖颈上方冒着青烟,只剩下下巴和两颊的下半部,天花板上、地板上到处溅满了血迹。当地警方经过严密地勘查之后,得出海明威是自杀身亡的结论。这位可以尽情享受地位、荣誉、金钱、爱情和自由的世界级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什么用其父亲于1928年自杀时用的同一支猎枪和同一种方式自杀呢?

一些胡编乱造的“未解之谜”就此展开论述,先用花里胡哨的文字表述把读者弄晕,然后就拆分海明威自杀的各种原因,故意把每一条都说得似是而非,误导读者。实际上,海明威自杀的原因有很多,是他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决定的。

首先,海明威自杀的举动是家族的遗传基因在作祟,出于父亲对他的影响。1928年,海明威的父亲克拉伦斯,也同样举枪自杀身亡。后来,海明威的妻子玛丽也向众人袒露了部分海明威的内心世界:海明威父亲的自杀确实对他有很大的影响。海明威为了摆脱这个阴影,他一直努力地在抗拒死亡,可是他越不想死,自杀的念头就越令他不安,他甚至为自己曾构想过一些具有浪漫气息的自杀方式。

在海明威的家族史上,包括海明威在内先后有五人自杀身亡。除了他的父亲,1966年,海明威的妹妹乌尔苏拉身患癌症,精神崩溃,最后服毒而死;1982年,海明威的弟弟由于患有糖尿病,病情日趋加重,以致要截掉双腿,他听到此消息后,开枪身亡;1996年,海明威的孙女玛尔戈,这位红极一时的演员,在海明威去世35周年纪念之日服毒而死。

其次,海明威在其成年后的很长时间里都被我们今天所说的ED(勃起功能障碍)所困扰,他与几任妻子的关系和他相当一部分的家庭生活都受到这一疾病的严重影响,ED所造成的强烈的心灵痛楚更是导致他最终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961年6月,海明威因为被医生认为患有精神抑郁症而被安排住进了圣玛丽医院的“自杀看护部”。经过一段治疗,海明威逐渐感到很需要他的妻子,他的主治医生罗姆医生立刻通知海明威的妻子玛丽前来,但遗憾的是那一晚“双方都没有得到满足”。据罗姆医生回忆,海明威曾多次要求罗姆在他面前发誓,永不将自己患有ED的真相告诉其他人。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和创作都和ED对他的影响息息相关——ED首先扭曲了他的人格,继而又把这种人格的扭曲带入了他的行为和创作,直至彻底毁灭了他的生活。以海明威的性格,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他要以自杀的方式来维护自己那种“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击败”的男子汉的尊严。

另外,促使海明威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堪忍受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作力的衰竭。海明威的最后十年是一个崩溃的过程。自从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文学创作滑入低谷,一直到他自杀身亡,再也没有惊世之作问世。

正如他在遗嘱中所述“我所有的希望已破灭,我那意味着一切的天赋如今已抛弃我,我辉煌的历程已尽,为维护完美的自我,我必须消灭自己。”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身体和精神疾病的致命结合加速了他的悲剧性沉沦。

下一篇:港澳台研究生考试-港澳台考内地研究生的条件
上一篇:202012041517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