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撤退

2022-11-13 04:57:0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9

敦刻尔克撤退成功的关键是不列颠人征服海洋的民族精神。

误读: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大失败的英国军队、法国和比利时部分军队于敦刻尔克地域向英国实施的战略撤退。这次大撤退保存了英法两军,尤其是英军的有生实力,为日后彻底击溃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这次战略大撤退是英国战时内阁首相丘吉尔和英国军方指挥有方,才取得成功的,希特勒和德军的失误则给大撤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实际上,这是对历史的误读。丘吉尔的出色指挥在撤退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希特勒的失误也给撤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撤退成功的主要原因却是不列颠人征服海洋的民族精神。

正解:

1940年5月的法兰西,阳光明媚,绿草如茵。西线英法联军和德军相互对峙长达8个月之久,双方一枪未发,战争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战略呆板保守,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在德法边境上,只有小规模的互射,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

就在大家均以为“静默战争”将持续下去时,一场闪击战的风暴却骤然降临。5月10日早晨,134个德国师在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向着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全线猛扑过来,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了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陡峭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

5月21H,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40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灾难来得如此突然,整个法国就像一只被戳破的气球,陷于惊恐和瘫痪之中。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勋爵不想让麾下的几十万精兵强将去为法国人陪葬,乘德军尚未封闭包围线的时机,他下令迅速实施丘吉尔战时内阁制定的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

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从这个计划本身可以看出,英国人对这次撤退能否成功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所以才“力争撤离三万人”,不足被围英法联军的十分之一。

40万联军官兵且战且退,最后全部聚集到了敦刻尔克海滩。而此时德国军队从南、北、东三个方向朝海滩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6公里,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就在这时,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的命令。

5月24H,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古德里安更是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而德军空军却在进攻。这一命令后来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

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加上戈林向希特勒保证空军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不利装甲部队前进,没有必要让装甲部队遭受损失。

其次,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旳担心,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

5月24S,希特勒走访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伦斯德司令部的战争日志记载了会面时伦斯德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的装甲师应当停止前进,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队的接应。希特勒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认为装甲部队应当保存下来,留待进攻松姆河以南的法国军队时使用。同时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

另一个可能也被认为是促成希特勒下达命令的原因,担心装甲部队受困于敦刻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

此外,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与英国媾和。包括前线装甲部队指挥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前进。不过此说和希特勒24日下达的13号指令不符,在13号指令中,希特勒下令B集团军和空军配合,尽快消灭包围圈中的英法比荷军队。

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是,英法联军在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结兵力沿着海岸包抄,这给了英法联军一个机会。

英国政府趁机紧急调集了所有能抽调的军舰和民船,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也应召而来,他们驾着驳船、货轮、汽艇、渔船,甚至花花绿绿的游艇,冒着德国飞机、潜艇和大炮的打击,往返穿梭于海峡之间,将一批批联军官兵送回到英国本土。从5月26日到6月4日,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5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战后,主流媒体为了宣扬盟军和丘吉尔等战争领袖的历史功绩,一再夸大战时内阁在敦刻尔克战略撤退中的作用,并有意忽略希特勒的错误决策给这次行动创造的有利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崇拜英雄、推崇正义的人们有选择性地相信,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主要是丘吉尔和英国军方的功劳。

实际上,一些冷静而客观的历史学家早就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成功,主要应归功于被视为“二战”初期“德国最大的失误”的那道“停止前进”的奇怪命令。

下一篇:2020120414440835
上一篇:202012041435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