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的故事及道理

2022-11-13 04:30:5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71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他喜欢听声势浩大、气吞山河的合奏,他认为非此不足以显示出国君的气魄。因此,齐宣王组织了一个由三百多人组成的乐队专门为他演奏。因为受到国君的垂青,乐队成员的待遇格外优厚,自然而然地成了人人羡慕的美差。

在齐国的首都临淄城外,住着一位复姓南郭的先生。南郭先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比较拮据。正巧,南郭先生有一个朋友在齐宣王的乐队里吹竽,于是,南郭先生请求朋友为他介绍,让他也能在乐队里混口饭吃。

可是,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为此,他的朋友非常为难。南郭先生对朋友说:“反正三百人一起吹,到时候我只要做做样子,别人是看不出来的。难道你就忍心看你的朋友忍饥挨饿吗?”那个朋友是个热心肠,听了南郭先生的话,便四处托人,将南郭先生弄进了乐队。

从那以后,南郭先生就在乐队里混起了日子。每当齐宣王想听吹竽的时候,南郭先生就装模作样地瞎吹一气。就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人发现他根本就不会吹竽这件事。

这一年,齐宣王去世了,他的儿子齐滑王登上了王位。和父亲一样,齐灣王也非常喜欢音乐,特别是喜欢听人吹竽。不同的是,齐滑王不喜欢合奏,而是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滑王下令,将乐队里的乐工按日子排上值班表,每天由一个人给他吹竽,其他的人则可以放假休息,但薪俸照领。

听到这个消息,乐工们都非常开心。是呀,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量,又不影响收入,当然是个好消息了。于是,乐工们大摆宴席,以示庆祝。酒席之上,每个人都纵酒高歌,只有南郭先生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眉头紧锁,愁容满面。乐工们见了都非常不解,纷纷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南郭先生看了看同伴们,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原委讲了出来,众人这才知道他根本不会吹竽。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瞠目结舌。南郭先生见状,觉得非常羞愧,忙收拾好东西,灰溜溜地走了。

下一篇:老当益壮的人物事例
上一篇:脍炙人口什么意思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