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卧薪尝胆

2022-11-13 03:53:3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0

当初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时,曾伤感地叹气说:“难道我就这样完了吗?”文种给他打气说:“商汤曾被夏桀拘禁,周文王曾被商纣关押,晋文公、齐桓公都曾在国外流亡,他们后来不是都成就大事业了吗?由此看来,祸往往能转化成福呢!大王一定要挺住哇!”

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以后,勾践返回国内,就搬进简陋的房子。他把猪的苦胆悬挂在屋内,不管坐着或躺着,总可以看见苦胆,并不时地尝尝胆汁,让自己知道吃“苦”的滋味。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而睡在柴草上面,不忘亡国之痛。他常常提醒自己说:“你忘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这就是著名的“卧薪尝胆”的典故,后来被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发愤图强的样子。

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并没有就此结束。后来吴王执意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说道:“我们与越国的矛盾是重要的,而与齐国的矛盾,不过是像癣疥一样的小病而已。希望大王先不要出兵攻打齐国,先去灭掉越国。”吴王没把越国放在眼里,也就没有听从伍子胥的意见,仍然去讨伐齐国,结果把齐军打得大败,回来就在伍子胥的面前炫耀。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吴王发怒,伍子胥想以自杀来警醒吴王,吴王听说后制止了伍子胥。

越国为了试探吴国对它的态度,派文种到吴国去借粮食。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阻,将粮食借给了越国。这表明吴王对越国仍然没有戒备心理。

越王勾践心里非常高兴。伍子胥感叹说:“君王不听我的劝告,三年后,吴国将成为一片废墟!”太宰伯齬听了这句话,与伍子胥发生了争执,他们两人的矛盾其实由来已久。伯藍后来又串通其他大臣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吴王便派一个使者送给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杀。伍子胥感慨万分,从容不迫地自杀了。临死前他对使者说:“一定要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用来观看越军进城!”伍子胥死后,吴王更加重用伯齬。

三年之后,勾践问范蠡说:“吴国已经杀掉了伍子胥,朝中都是阿谀逢迎的臣子,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吗?”范蠡回答说:“不行,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勾践只好再一次延长了自己忍耐的时间。

次年,吴王率领吴国的精锐部队北上去参加诸侯大会,只剩下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都城姑苏。勾践又问范蠡是否可以进攻吴国,范蠡说:“这次可以了。”于是,勾践派遣越国的精锐部队突袭吴国,吴国军队打了败仗,吴太子被杀。吴国派人向吴王告急,吴王大惊失色,但因为他正在与各国诸侯会谈,便下令不许泄露吴国战败的消息,私下里派人带着重礼去向越国求和。勾践估量自己还不能一下子灭掉吴国,就和吴国讲和了。

这之后又过了几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吴国的士兵早已经在连年战争中疲惫不堪,越军很轻易地就把吴军打败了。越王的军队把吴王围困在他的宫殿中。吴王派一个大臣赤身裸体地去拜见越王,请求越王像当年吴王饶了他一样饶了自己。勾践看见那个大臣可怜巴巴的样子,心里顿生怜悯之意,想答应他。范蠡说:“越国战败的时候,上天把越国赐给了吴国,而吴国不接受这桩好事;现在,吴国战败了,上天把吴国赐给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再说,君王您吃了这么多年的苦,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您忘记会稽山的耻辱了吗?”勾践便狠下心来,派这个大臣回去对吴王说:“我会把您好好安置的,让您统治一百户人家。”勾践的意思实际上是要废掉吴王,灭掉吴国,吴王假意辞谢说:“我老了,不能为您办事了。”于是便自杀了,临死前他用东西把自己的脸盖起来,说:“我到阴间没脸见伍子胥呀!”越王勾践安葬了吴王。卧薪尝胆十几年,越王勾践终于报了仇,成为江淮一带的霸王。

下一篇:自己怎么制作护发素-自制护发素的制作方法
上一篇:202011101706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