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为何而修?

2022-11-13 03:38:2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9

作为我国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以她高超的技术和秀美的风光征服了无数来此地游览的人们。大家在游览都江堰之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修建都江堰呢?

早在战国时期,岷江上游由于处于地势陡峻的山岭中,流出来的水带着很多石头、沙土。因此,当它流到成都平原时,水速就会突然减慢,从而使得湍急的水流中夹带着的大量泥沙和岩石沉积了下来,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河道堵塞。

平常还没有问题,可是每当雨季来临,因为下雨的原因,导致岷江和其他支流的水势变得很强,全都汇集在平原一带,就会酿成水灾;而当降雨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

所以,在都江堰未修建之前,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中写的“人或成鱼鳖”,其实就是当时蜀地惨状的真实写照。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李冰是古时候的水利工程师,他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和当地人民群众一起,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一座集防洪、灌溉、航运于一体的综合水利工程——都江堰。

李冰采用了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利用分水鱼嘴,把岷江水流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用水,外江作为岷江的正流。

同时,他又在内外江之间筑了离堆,离堆东侧叫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如此一来,当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被淹没了的时候,离堆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

这样,从内江到宝瓶口以下,就会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修建成功后,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单看《华阳国志・蜀志》中的记载:“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就可以想见都江堰的重要性以及它做出的历史贡献。

下一篇:太阳神庙在哪-太阳神居住在哪座庙宇
上一篇: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