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经常洗澡吗-古人到底为什么要我们少洗澡

2022-11-13 03:24:2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6

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洗个澡不能解决的坏心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洗澡的时候再认真按摩按摩头皮。

但是!听说!划重点!古代人经常洗澡吗?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提倡少洗澡。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闪闪发光地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古书有云”“古话讲”“老祖宗曾经说过”“你爷爷告诉我”等句式,安定而无处不在地包围着我们的生活,老祖宗的智慧是经过考验的智慧,所以,洗澡这么舒服舒适有益身心健康,老祖宗到底为什么要我们少洗澡?

老祖宗说的话一般都有道理,所以,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白居易,写了中学课本最长的两首要背诵的七言的那位,倡导新乐府运动的那位,有个关系好到让人“啮脚r的基友叫元稹的那位,他是这么说的: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请注意,这写的并不是卖炭翁,而是白大诗人本人。别人都是与亲朋好友相别,数年不见,再见的时候感叹:你变了,你老T,你瘦了。这位是不洗澡,不洗澡,不洗澡,再洗澡的时候发现:我变了,我老了,我瘦了。

这得是多久没洗啊……

顺带一提,白大诗人与他的好朋友元稹同学,久别难见时的画风是这样的: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比因酬赠为花时,不为君行不复知。又更几年还共到,满墙尘土两篇诗。

多么伟大的友情,跑题了,我们继续。

再来看看王安石王宰相,一生悬命要变法的那位,不仅要变

法还要搞诗文革新运动的那位,让全天底下人都知道有个倒霉孩

子叫方仲永的那位,他不爱洗澡,也是出了名的。

出名到记载进了《宋史》:“性不好华腆(yu),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

另一本宋人的笔记《曲清(wbi)旧闻》中也礼貌地记叙了此事:“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

还有东坡肉的创始人的爸爸,苏洵苏先生,也曾经对此事发表评论:“衣臣掳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垢面,而谈史书。”

……听起来还挺洋气呢。

所以,大文豪们都不洗澡,是不是好好洗澡就没办法做大文豪?麻麻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考不到年级第一了!因为我太爱洗澡!

—你的麻麻微笑着并抡起了锅盖。

但其实,古人不爱洗澡,这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先来看看在他们眼里,洗澡可能会造成的后果:

王(五八)悲忧惊恐,内伤情志,沐浴熏蒸,外泄阳气,络中不宁,血从漏出。

就算心情不好,洗个澡洗到惊悸神伤,七窍流血,也是没谁了O

这谁敢随随便便洗啊?

而且,按照中医的说法,洗澡时毛孔张开,容易导致外面的歪风邪气跑进来,身体里的真元精气跑出去,经常洗澡,人就要废。清朝有个文人叫曹廷栋,他就觉得“盛夏亦须隔三四日,方可具浴”,并且还沉痛地告诉群众“浴必开发全孔,遍及于体,如屡屡开发之,令人耗真”O

然后再说到,现在我们洗澡,是怎么洗?

衣服一脱,壁挂炉一开,热水“哗啦啦”地浇下来,洗刷刷洗刷刷。

但是古人并没有热水器这么好用的东西,平常的百姓要洗澡,可能连足够容纳整个人的浴桶都没有,他们要砍柴、生火、烧水,还没洗完水就凉了,然后再烧一壶,再烧一壶,再,再……

洗个澡折腾一整个白天是寻常事,对他们来说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吧。

看到这里你可能又要说了,冬天洗澡,夏天冲凉,夏天不用费事烧热水洗澡的时候,也没见他们努力洗澡啊,这不还是不爱干净吗?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就算到了现在,夏天我们最头疼的是什么?

蚊子、苍蝇、璋螂……还有放在那里因为高温一眨月蹴坏了的食物,还有没过两个小时就臭气熏天的垃圾桶。

古代人生活的环境,江河湖海的水质是比现在干净,这个没错。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干净”是指工业污染,重金属、垃圾等元素,说起寄生虫说起细菌,古代人的水也并不比我们干净到哪里去。

而医疗条件更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我们得了个重感冒发个烧,退烧药抗生素一吃,闷头在被子里发个汗,不说痊愈也好一半。再了不得挂个水,周日病了都不耽误周一上班。得了痢疾拉肚子,肠炎宁先跟上,然后去医院挂水解决一下电解质紊乱问题,蒙脱石散再一喝,止泻分分钟的事。

但是在古人眼里,得了痢疾染了风寒,跟现代人得了脑炎得

了非典没什么区别,不一定会死,但是阎王要收人,那也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不管冬天夏天,他们也不敢轻易洗澡,因为洗澡对他们来说,实在可能成为_道送命题。

古代人洗澡,如同现代人吃河豚,爽则爽矣,但也要承担起生命的重量。

不过,这只是从客观条件角度来说古代人洗澡的不便利性,因为不方便所以少洗,这大概就跟我们现在因为公司离家远通勤时间太长,所以想换个工作一样。

但从另_个角度来说,古人其实是对“沐浴”这件事很重视的,甚至《礼记•玉藻》里曾经专门为洗澡规定了一套流程:

日五盥,沐稷而磧(hui)粱,栉用禅(shdn)栉,发曦用象栉,进<(ji)进羞,工乃升歌。浴用二巾,上締(chi)下络,出杆,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布曦身,乃屡进饮。

你看看,人家官方礼仪教程里说的,什么叫真正的洗澡?要用淘稷谷的水洗头发,用淘高粱的水洗脸。洗完头在头发还湿着的时候,要用白禅木的梳子梳理。但是等头发干了、发质较涩的时候,就要改用象牙梳子梳发。洗澡的时候要用两种毛巾,细葛巾用来洗上身,粗葛巾用来洗下身。离开浴盆后,要先站在蒯(kudi)草席上,用热水冲洗双脚,然后才能踩在蒲席上,擦干净身上的水穿衣服。洗完之后,要喝点酒,吃点东西,最好再让乐工表演一下歌舞,舒缓心情,缓解疲劳。

这看起来就很高级了,显然不是一般人能洗得起的一但对于洗得起的人来说,可真是一种享受没错。

再比如子曾经曰过:“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而《礼记・内则》里也说:“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

同在《礼记》的《聘礼》篇也曾提到:“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g”“嬪不致,宾不拜,沐浴而食之。”

历史的车轮“眶眶眶”地前进,然后你看,那位本身不爱洗澡的白居易大人也在《长恨歌》里说:“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唐代盛行温泉之风,唐高宗、唐中宗、唐玄宗都曾写诗赞颂温泉泡浴的美妙。那时候的汤池也十分讲究,甚至设有温泉监,专人管理皇家汤池事务,你说官方重不重视?

再到宋元时期,公共澡堂开始在城市中盛行,前文提过的、被各位大文豪吐槽不爱干净的王安石王宰相,也有那么几个拼上老命也要拖他去洗澡的好朋友。王安石的两位澡友,一位叫吴充,一位叫韩维,三人“每一两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这下就连老王也不得不去洗洗了。

爱上公共澡堂洗澡的,还有一位叫苏轼的大文豪,亦曾深情写作《如梦令》两首,赞颂洗澡的舒适: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待到明清时期,洗沐已经彻底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小说、笑话中纷纷描述洗浴的场面,比如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拜访朋友时被对方用“在洗澡呢”这个理由拒绝,他不死心,又问“那你儿子呢”,主人家说“我儿子睡了”,于是大批评家感叹道,你们家真惨啊,你还在牢里没出来,你儿子就又要进去了。(乃尊尚在狱中,乃郎又为罪人耶!)

下一篇:古代的铜钱都是长什么样的-古代的钱币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古时候喝水-古人想喝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