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是谁的作品-《文心雕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2022-11-13 03:08:3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1

文心雕龙是谁的作品呢?《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

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匝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

《时序》《才略》《知音》《程器》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等说法,虽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但对文学语言的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相互统一的审美特征,作了比前人更为具体的说明。

下一篇:古代著名隐士及其事例-隐士务光
上一篇:什么叫做隐士-隐士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