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派别分类-中医主要分为哪些流派?

2022-11-13 02:56:3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1

中医学的形成就是对我国古代传统医学精华部分的继承和发扬,其实本无流派之分,因为不同医生主治的领域不同、相同的医术掌握的程度不同,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流派。按照中医派别分类的话,在古中医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

伤寒派:因张仲景的《伤寒论》而问世。伤寒派是问世最早的流派。张仲景介绍的辨证方法是六经辨证。其中还有明显的药证辨证、方证辨证以及体质辨证的例子。张仲景的伤寒论对于中医的兴盛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

脾胃派:该派由李东垣创立,也叫作补土派。李东恒创立《脾胃论》学说,认为脾胃是水谷气血之海,后天之本,虚则百病丛生,主张疾病由补脾胃,从脾胃着手论治。

滋阴派:由朱丹溪创立。该派治疗以滋阴为主。他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重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为倡导滋阴学说,打下牢固的基础。

寒凉派:以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的刘完素为主要人物,刘完素提出“五运六气”的理论,重视针灸治法,临床施治重视井穴、原穴。以火热论思想指导针灸临床,形成了以清热泻火为基点的针灸学术思想,对金元以后的医家影响很大。

温补派:指由张景岳、薛己主导的温补阴阳的流派,提出了“温补学说”,提出“阴常不足,阳本无余”的箸名论点。

温病学派:以叶天士为代表。该派用药多以寒凉轻灵为特点。崇尚阴柔,恣用寒凉,治病喜欢补而害怕攻下,喜轻避重,讲究平和。

火神派:该派脱胎于伤寒派,但更主张补阳为先。所以该流派也叫作温阳派和扶阳派。代表人物是郑钦安。后人有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等。

下一篇:2020101812111665
上一篇:202010180853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