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

2022-11-13 02:30:1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2

寒食节也叫作禁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以前这一天是不能使用火的,人们只吃冷食。虽然现在只有山西的很小一部分地区还过这个节日,但是这个寒食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寒食节是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里唯一的一个用饮食方式做节日名称的。历史上,寒食节是民间的第一大祭日,曾延续两千多年,比我们现在熟知的端午节还早几百年。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一首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子推”是一个人的名字,全名叫介子推。这里有个故事:晋文公重耳流亡时,生活很是艰苦,常常没有吃的,介子推为了不让重耳挨饿,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

后来晋文公复国,做了国君,分封功臣。介子推淡泊利禄,不喜欢做官,就带着自己的母亲到绵山归隐了起来。而晋文公想逼迫介子推出来做官,就放火烧山。

介子推拒不岀来,抱树而死。为了纪念这个忠臣,晋文公把介子推葬在绵山,并下令以后每到介子推焚身之日禁火,以纪念这位名臣。三国一统于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寒食节,于是寒食节成了全体汉民族的共同节日。

寒食节的主要内容有禁烟寒食、祭拜先祖、插柳条、荡秋千、外出踏青等。可见,寒食节是一个形成历史早、持续历史长、节日内容多、文化意义深、流传范围广的深入民心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虽屡次遭到禁废,但屡禁屡兴。

随着时代的发展,寒食节渐渐地融入清明,它的部分节日意义也被清明取代。

下一篇:脸上皮肤毒素垃圾怎么排出来
上一篇:part-00138-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