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肥胖的常用方法-怎么利用仪器设备测量肥胖

2022-11-13 01:49:4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2

测量肥胖的常用方法:

  • 生物电阻抗法:生物电阻抗测定人体成分是一种无创伤、安全、简便的方法,其原理为:非脂肪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分,是电的良好导体,而脂肪是无水物质,是电的不良导体,通过导入人体一定频率的电流,测定人体的电阻值,可以间接测量人体的体质含量。

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证实,该法能客观、准确地测定人体组成,并且价格相对低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和水下称重法十分接近。不过这种方法受体位、体温、脱水等影响,且不能测量局部体脂。

  • 双能源X线吸收法:双能源X线吸收法是近年来测定机体组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原理是:应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光子能横透过机体某一部位,原始的光子能量以指数方式衰减,而不同密度的组织其衰减光子的程度不同。通过记录两种不同光子能量被不同组织衰减的程度,即可计算出各种组织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放射剂量少;安全、有效、无创伤性,重复性好,精确度高;每次检测可提供各项组织信息,适用于整个机体各种组织的组成分析;不依赖于机体组织中各化学成分的固定含量,适合于各种类型患者的分析,可作为临床评价营养状况的一个有效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点,比如价格昂贵,检查对象有体重的限制,适用于体重150kg的个体,且不能测量局部体脂。而且本仪器内的软件目前尚未存有我国健康人群的相关数据参数,无法做到及时对照,临床应用时需同时测定健康对照者。

  • 水下称重法和水位移法:人体密度法是人体脂肪测量的金标准。根据人体脂肪密度和不含脂肪的身体组织(去脂组织)的密度不同,通过水上及水下分别称重获得人体密度。据此研制的水下称重系统早在1969年美国的AKERS就已经提岀,一直沿用至今,但造价较高。水位移法测量体脂与水下称重法类似,不同之处是直接测定人体在水中时被置换的总水容积,以代表机体的体积,从而获得机体的密度并进一步求得体脂的含量。

该方法测得的结果准确,误差2%〜3%,但是耗时多,不方便携带,需要配合,不能测定局部体脂量。

  • 超声检测法:超声检测法是一项简便、可靠和实用的评价内脏性肥胖的指标,而且可以评价心血管病和代谢疾病的危险性。多元回归分析

超声测定的皮脂厚度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相关性的效果比皮脂计测定得好,估计值较精确,能较准确地代表人体的发育状况。

该方法无创、廉价、简便、可靠,可测量总体脂及局部体脂,与CT检测的相关性较好。但是这种测定稳定性稍差,受检查者的经验和手法的影响,测量成本较高。

  • CT和磁共振(MRI):CT和MRI已经是公认的评价身体脂肪的最准确的可重复的测量方法,特别是腹部脂肪组织。一般采用脐孔或第4、5腰椎间水平扫描计算腹内脂肪面积,通常将120cm2(中国100cm2)作为内脏性肥胖的诊断指标。Despre5s和Lamarch巳观察到,CT测得内脏脂肪面积>130cm2和心血管事件高风险性相关。然而,CT和MRI扫描耗时,价格昂贵,而且CT扫描时身体要暴露于射线之下,所以临床上不常用。
  • 同位素释法、整体电传导、中子激活法、红外线感应法、体钾测定法等手段:这种测定方法因价格昂贵、技术难度大、不良反应以及不能测量局部体脂等原因,临床上已经极少使用。

纵观上述我们介绍到的方法,间接测定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中多不能实现。日常我们确定肥胖多通过人体测量学的方法。同时,通过这类方法对肥胖进行评估不能仅凭体重指数,还需要参考腰围、腰臀比来明确脂肪分布类型,并排除水肿或肌肉增重等引起的体重指数超标。

肥胖的一般诊断路线为:①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明确是否属于肥胖或超重。②测量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确定属于中心性肥胖还是周围性肥胖。③排除水肿或肌肉增重引起的假性肥胖,这样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肥胖。

前两个环节可以自我评估,最后一个环节需要由专科医生来提供指导意见。此外,需要注意地是,上述儿童肥胖的测量方法可以用于初步判定,而儿童肥胖的诊断则需到医院就诊。

下一篇:原发性肥胖症-什么是原发性肥胖
上一篇:人体测量学定义-人体测量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