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大写数目字原来就是指数字吗

2022-11-12 23:17: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1

人们说起大写数目字的来由,一般都以清代顾炎武的《金石 文字记》三《岱岳观造像记》为依据。此书记载:“数字壹武春肆 捌玫等字皆唐武后时所改。”因此认为这些字首见于唐朝。但据同 朝代的俞樾考证,有些字隋朝就曾出现。如隋代龙藏寺碑文中曾 有“劝奖州内士庶壹万人等”字句。又如,开元寺贞和尚塔铭中 有“开元威拾陆年”字样。元和华岳庙题名有“壹月贰拾陆日”和 “元和拾伍年壹月”等字样。尉迟恭碑有“粟壹仟伍佰石”字样 等。看来,这些字的始源要追溯到隋朝。

由于这些字常见、常用,且流传已久,所以没有人去详细研 究。实际上这些大写数目字,在字形上,除了贰、叁、伍、柒四 个字中包含着二、三、五、七等部分同形字为字素(如,伍字中有 “五”字,柒字中有“七”字)外,其他各字字形都不一样;在字义 上,这些字原来都不是指数目的量词,它们都有各自的原义,与数 目字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毫不相干,只是借用同音或谐音字代替笔 画简单的数目字使用而已,它们各自的含义是:

壹 同一、专一。《左传》:“而壹用之”,“与人之壹也。”

贰 重复。《论语》:“不迁怒,不威过。”

背叛、有贰心。《左传》:“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 则诸侯贰。”

叁 参字的另一种写法。参加。《后汉书•郎顗传》:“每有选用,辄参之橡属。”

同三字。《左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谒见、弹劾等。

⒋ 放纵。《左传》:“昔穆王欲肆其心。”

陈设。《诗•行苇》:“或肆之筵”。

经营工商的场所。《论语》:“百工居肆,以成其 事。,,

⒌ 古代兵士五人或居民五家之称。《周礼•诸子》:“合 其卒伍。”郑玄注“军法百人为卒,五人为伍。”《管 子•立政》:“五家为伍。”

陆 陆地。《易渐》:“鸿渐于陆”。《集解》引司马说: “陆,跳也。”

跳跃。《庄子•马蹄》:“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 之真性也。”

⒎ 漆树。《山海经•西山经》:“刚山,多柒木。”

⒏ 农具名。《急就篇》:“捌杷,”颜注:“无齿为捌, 有齿为杷。”

⒐ 似玉的浅黑色石。《诗•邱有麻》:“贻我佩玫。”

拾 捡取。《史记•孔子世家》:“涂不拾遗。”

古代射箭时用的皮护袖。《诗.车攻》:“决拾既玖。”

下一篇:公车上书是谁发起的
上一篇:生旦净末丑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