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阿斗真的无能吗?可能我们都错怪了刘禅

2022-11-07 19:45:5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03

前言

刘禅常被人称为阿斗,而提起阿斗,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扶不起"三个字。有诸葛亮、姜维这些大才辅佐,阿斗却没能成就一番大业,甚至投降后还"乐不思蜀"。故而,人们常常将阿斗视为无*之人。何谓无*?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或者说没有作为。阿斗在位期间真的一点问题没有解决吗?真的一点作为也没有吗?其实他能在当时那种复杂的环境中将蜀汉权利支撑几十年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刘禅形象图

一、 刘禅所面对的形势

1、 人才断档

蜀汉虽然在刘备手上辉煌过一段时间,但是一场夷陵之战却让蜀汉跌入谷底,不仅刘备在白帝城忧郁而亡,还有跟着刘备东征的大批文臣武将都没了,比如黄权、马良等人。无论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还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首先就是选贤任能,因为人才是强国的基础。

蜀汉一下子损失这么多人才,差点就濒临崩溃了。蜀汉原本立国基础就不好,曹魏有汝颍,孙吴有淮泗,这两处地方都是东汉时期的经济重地和文化重地,堪称人才辈出,而蜀汉所拥有的益州在先天上就差了。

刘备势力最强时的形势

诸葛亮受命辅政后,虽然提拔了一些人才,但是终他一生,都没有将蜀汉的人才规模和质量恢复到夷陵之战前的水平,甚至还切断了很多人才的来源,比如益州本土的世家大族。

诸葛亮矢志北伐,而作为益州的世家大族来说,北伐消耗的国力都是他们提供的,就算北伐侥幸成功,也是以诸葛亮为首的外来势力受益更多,所以才会有李严的事情,包括后来曹魏发动灭蜀之战的时候,益州本土势力就是一心投降。这种状态下,哪里能指望他们涌现出很多人才,就算有人才,诸葛亮等人又岂会重用?

夷陵之战后的形势图

2、 国力疲弱

夷陵之战后,蜀汉就剩下一个益州,而曹魏却拥有兖州、冀州、徐州、青州、凉州、幽州、并州、司州、雍州、荆州一部分和扬州一部分,就连孙吴也有交州、荆州大部分和扬州大部分。

虽然益州很大,但是益州的南部却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南中地区,他们不生乱就已经很不错了,北部的汉中地区也不乐观,刘备虽然从曹操手上夺取的汉中,但是曹操却把汉中的百姓都给迁走了,相当于给刘备留下的是空地。

三国时期的各州分布图

相当于诸葛亮北伐是以一州之力,而且这一州之力还是被削弱的状态去挑战将近十州之力的曹魏,以弱攻强,胜败且不说,国力消耗绝对会比势均力敌要多得多。

曹魏基于强大实力拥兵六十多万,孙吴的常备军队也能维持在二十多万的规模,蜀汉却只能勉力维持在十多万的规模,还得拿出一部分兵力在南中维稳,这种情况下,阿斗在诸葛亮去世后支撑了三十年,后来的西晋王朝也才存在了五十年出头。

曹魏灭蜀之战形势图

二、 刘禅的作为

1、 君臣相得

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秉政十一年,十一年下来,阿斗也从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成长为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青年人了。纵观历代王朝,皇帝和权臣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汉武帝时期,十三位宰相得到善终的寥寥无几。

西汉中期,霍光可以对皇帝行废立之事;西汉后期,王莽不仅擅行废立事,还篡夺了刘氏江山;东汉时期,跋扈将军梁冀甚至敢毒害皇帝;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冲突,弄了一出胡惟庸案,牵连者数万人;清朝时期,多尔衮去世后,福临为了解恨,甚至将其掘墓。

诸葛亮形象图

无论是谁,一旦坐到皇位上,谁不想大权独揽?阿斗也想,但是他却能够一直容忍诸葛亮。不要说他没有力量和诸葛亮对垒,只要他愿意,他绝对可以把反对诸葛亮的势力都聚拢在身边,后汉隐帝都还能灭了郭威满门。也不要说阿斗年轻,玄烨除鳌拜的时候还没阿斗继位时的年龄大。

更不要说诸葛亮是阿斗的相父,吕不韦不也是嬴政的仲父吗?阿斗虽然没有嬴政、玄烨那般卓越的才能,但是他总能比得过刘承佑吧。他能够在十一年的时间里始终对诸葛亮尊敬有加,心甘情愿地做幕后的皇帝,这种大局观非一般皇帝所能及。

白帝城托孤

2、 分权而治

阿斗能够容忍诸葛亮秉政十一年,那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不会行大逆不道之举。诸葛亮是极为聪明之人,聪明人最善于的就是审时度势,他所处的蜀汉可不是司马懿所处的曹魏,他要想篡权,当年跟着刘备入川的那些铁杆是不会答应的,比如魏延,魏延原本只是一个小人物,自从跟了刘备,颇受重用,当初也是刘备力排众议,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

值得一提的是,魏延和诸葛亮还不甚对付,因为诸葛亮不采取他的子午道奇谋,他内心里对诸葛亮是有情绪的。至于益州本土势力,就更不会容忍诸葛亮这个外来户来篡位了。

蒋琬形象图

然而,诸葛亮去世之后,刘家的很多铁杆也不在了,再出现一个诸葛亮这样的权臣,谁能担保不会是另外一个司马懿?更何况阿斗已经做了十一年的幕后皇帝,再让他做下去,他也受不了的。

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把军政分开,不设宰相了,将原本诸葛亮的职权分成三部分,分别交由尚书令、大司马和大将军,蒋琬负责内政事宜,费祎负责军事事宜,大臣之间相互制衡,确保他的皇位和皇权无忧。后期就算姜维在北边主持北伐,他也留了后手,他把霍弋放在南中,形成南北两支军事力量,防止姜维行不轨之事。

费祎形象图

结语

阿斗如果生活在承平年代,绝对是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君。偏偏他所生活的是形势复杂的三国时期,并且接手的还是实力最弱的蜀汉权利,他确实没能实现其父的愿望,但是他却让蜀汉权利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还支撑了三十年。如果他是孙皓、朱厚照那种皇帝,蜀汉不说三十年,能撑十年就是万幸!如果说阿斗的才能不够卓越,这是事实,但是说阿斗无*,确非实事求是了。

换而言之,一个人在才能方面不是说只有两个标准,用无*来给阿斗下定义确是武断了。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三国人物》

《全三国文》

下一篇:山东必玩十大景区(山东省内著名景区盘点)
上一篇:火车票改签和退票哪个划算(改签是改时间还是改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