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佩杰事迹」孟佩杰的事迹的启示

2022-10-31 08:46:3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大海啊全是水
热度:46

今天我们来聊聊孟佩杰事迹,以下6个关于孟佩杰事迹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孟佩杰的故事要短
  • 孟佩杰事迹简介
  • 孟佩杰的人物事迹
  • 孟佩杰事迹简介
  • 孟佩杰事迹
  •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
  • 孟佩杰的故事要短

    孟佩杰的故事

    孟佩杰,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5岁那年,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她送人领养,不久生母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她拉着妈妈的手哭喊着:“妈,您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有妈就有家呀。妈,我会照顾您的!”养母看着年幼懂事的小佩杰流下了痛楚的眼泪,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从此,8岁的孟佩杰承担起了照顾瘫痪养母的重任,在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8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那时候,她人还没有灶台高,每天就踩在小板凳上生火做饭,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从没喊过疼。”

    刘芳英流着泪说,“她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替我穿衣、刷牙洗脸、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生火做饭、给我敷药按摩,她每天要帮我做240个仰卧起坐、拉腿200次、捏腿30分钟。”

    养母边抹着泪花边啜泣着说:“她那么瘦小,每天都要把比她重多了的我背来背去,就这样她重复了12年。下午放学回来,做饭、做家务活,我排便困难时,她就用手指帮我一点点地抠出来,等服侍我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多了。”

    说起往事,刘芳英泣不成声:“我照顾了她三年,她却要照顾我一辈子,如果有来生,我下辈子还给她做母亲,我一定好好补偿她。”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她做出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克服了同龄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养母。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面对别人的夸赞,她总是这样淡淡地回答。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孟佩杰,这位被网友们称为最美的女孩却能在在养母生病时,坚持做到十几年如一日的“昼夜侍,不离床。”我想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仅要把孟佩杰当作学习的楷模,更要让模范的精神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孝敬教育在学校里开出最美的道德之花。

    扩展资料

    孟佩杰是山西临汾一位90后小姑娘,十几年来,无怨无悔照顾养母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曾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丁俊杰说: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的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小小年纪,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佩杰

    孟佩杰事迹简介

    孟佩杰生长於农村,5岁时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因生活所迫,将她送给隰[xí]县老干部局职工刘芳英收养。1998年,养母刘芳英患上了椎管狭窄症瘫痪在床。养父无法忍受困境悄然离家出走。从那时起,年仅8岁的孟佩杰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的重担,用孝心和毅力支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2007年,孟佩杰初中毕业,养母的病情却开始恶化,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为就近照顾养母,孟佩杰主动选择在临汾学院隰县基础部学习。

    2009年,按照学校的安排,在隰县基础部上完两年后孟佩杰要去临汾上学。她毅然决定:带上养母去上学!她在离学校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屋,并向学校申请了走读,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克服了同龄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离不弃地悉心照料养母。

    孟佩杰 ,1991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山西省临汾市隰县文物旅游局干部。

    孟佩杰的人物事迹

    孟佩杰从8岁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孟佩杰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据养母刘芳英说“那时候,她人还没有灶台高,每天就踩在凳子上生火做饭,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从没喊过疼。一开始她分不清各种蔬菜,就自己编口诀‘长长的青葱圆圆的蒜,扁扁的豆角绿油油’;有时家里没钱了,她就自己出门去找街坊邻居借。”就这样过了12年。

    2007年,孟佩杰初中毕业,刘芳英的病情却开始恶化,最终瘫痪并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还未成年的孟佩杰主动选择了在临汾学院隰县基础部学习,就近照顾养母。2009年,按照学校的安排,在隰县上完两年后,孟佩杰还必须到临汾(总校)再接受3年教育。孟佩杰决定:带上母亲去上学。

    为了及时照顾母亲,她在离学校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屋,并向学校申请了走读。孟佩杰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6点,帮养母穿衣服,给她洗脸、梳头,然后赶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下课后,又匆忙赶回家,做饭、喂饭,给母亲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下午两点再赶回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她又匆匆赶回家中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母亲睡觉。每天就这样奔波在课堂和出租屋之间。

    孟佩杰的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杨姣姣说,从中学到大学,孟佩杰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她什么时候都是小跑着,一路小跑着去上学,一路小跑着回家照顾养母,经常跑得气喘吁吁,面红耳赤。“孟佩杰妈妈病倒后,又要生活又要治病,为补贴家用,她一有时间就上街帮人发传单,原来白白的女孩生生地晒成了‘黑姑娘’。”

    照料养母生活起居是孟佩杰每天耗时最长的“必修课”。刘芳英瘫痪后大小便失禁,为了尽可能避免弄脏床单被褥,孟佩杰就在褥子上铺上塑料布,塑料布上又铺上床单。即便如此,洗尿布、衣裤、床单仍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

    另一项必做的“功课”是帮助养母做康复训练。2010年,临汾一家医院听闻孟佩杰的故事后,将刘芳英接入医院免费治疗。为配合医院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40个仰卧起坐、拉腿200次、捏腿三十分钟,长年瘫痪在床的养母排便困难时,孟佩杰就用手指帮她一点点地抠出来。

    孟佩杰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给刘芳英买衣服,而自己穿的多是亲戚朋友家孩子不要的旧衣服。在其他同龄女孩纷纷开始化妆打扮的时候,孟佩杰梳着最简单的学生头,把有限的钱都用在了日常开支和养母身上。孟佩杰说“我少买件衣服,少吃顿好饭,妈妈就能多买些好药,少遭点罪。”

    一次同学过生日请吃饭,孟佩杰舍不得喝饮料,就把自己那瓶悄悄地装起来,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开,急匆匆地跑回家给养母喝。2010年暑假,孟佩杰冒着酷暑在街上发广告传单,挣了1300多元钱,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养母爱吃的红烧肉和猪头肉回家,孟佩杰偶尔会买鸡腿给养母改善伙食,自己却从来不肯吃一口,还说:“鸡腿挨着鸡屁股呢,我不喜欢吃。”

    刘芳英说,‘'这么多年来,孟佩杰的乐观感染了我,让我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刚瘫痪那几年我心情不好,常发脾气,但她从来没和我争过吵过,而是笑着给我讲故事,我不知她的故事是从哪来的,她还买了一本笑话书读给我听,经常挤眉弄眼、出丑变怪逗我乐。再苦再累,她都没在我面前没流过一次眼泪,什么时候都是一脸阳光高高兴兴的样子。她还常鼓励我,说‘妈妈别怕,有我呢,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要强的孟佩杰拒绝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坚持自己照顾养母。有人提议“哪怕同学们帮你做顿饭也能减轻你的负担”,她却说:“我的娘只爱吃我做的饭。”

    孟佩杰事迹简介

    孟佩杰,女,汉族,1991年11月生,共青团员,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瘫痪在床的养母,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2009年,临汾市委授予孟佩杰母女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10年,孟佩杰成为临汾市年龄最小的十佳道德模范。

    养母照顾了她三年,她要照顾养母一辈子

    出生于1991年的孟佩杰是山西临汾隰县人,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女孩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岁的孟佩杰由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

    从此,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

    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

    这个“久病床前有孝女”的故事近日在网络上传播感动了众多网民。在临汾当地论坛上,网民们纷纷为她“盖楼”祝福,称她为“临汾最美的女孩”。一位网民写道:“尽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在多舛的命运前,我们不能失掉孟佩杰这般面对生活的态度”。

    网民“与同”在为孟佩杰写的诗《致最美女孩》中这样写道:“……他们说你是一个柔弱的女孩,有着瘦削却有力的肩。年少的你,是母亲的手,是母亲的腿,是母亲头上的那片天。他们说那间陋室,四壁空空,只有真爱环绕在里面。年少的你,是黑夜里母亲床前的那盏灯,是寒风中母亲心头的那份暖……”

    8岁的孟佩杰从此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孟佩杰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

    “那时候,她人还没有灶台高,每天就踩在小凳子上生火做饭,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从没喊过疼。”刘芳英说,“一开始她分不清各种蔬菜,就自己编口诀‘长长的青葱圆圆的蒜,扁扁的豆角绿油油……’;有时家里没钱了,她就自己出门去找街坊邻居借。”转眼间12年过去了。

    刘芳英说:“12年来,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帮我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我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课;放学回来,匆匆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我睡觉。每次全部收拾完都得到9点以后,然后她才歇下来做自己的功课。”

    刘芳英“很庆幸”当年收养了孟佩杰:“当时想收养孩子,但又觉得与5岁的孩子不易培养感情,后来经不住孩子生母的一再请求,决定收养她,没想到这成了我一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说起往事,说起12年来孟佩杰遭的罪,刘芳英泣不成声:“我照顾了她三年,她却要照顾我一辈子,我下辈子还给她做母亲,我一定报答她。”

    孟佩杰事迹

    孟佩杰,女,汉族,1991年11月生,共 青团员,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 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 放心瘫痪在床的养母,她决定“带着母亲 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 心照料着养母。2009年,临汾市委授予 孟佩杰母女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1 0年,孟佩杰成为临汾市年龄最小的十佳 道德模范。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

    1、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林俊德中学和大学的学习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下。”马兰,这是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2、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

    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扩展资料: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主持人自开播以来由白岩松和敬一丹担任。

    《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季羡林、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

    更有张荣锁、魏青刚、洪战辉、黄久生、王锋这样的普通百姓,还有郑培民、梁雨润、牛玉儒、杨业功、刘金国、刘跃进这样的党政高官。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孟佩杰事迹」孟佩杰的事迹的启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海马是海里的鱼吗」海马是海里的鱼吗 海马简单介绍
    上一篇:「北京爱情故事插曲有哪些」北京爱情故事插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