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小常识」卫生小常识顺口溜

2022-10-30 17:51:2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五星用户
热度:25

今天我们来聊聊卫生小常识,以下6个关于卫生小常识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小学生卫生小常识
  • 卫生健康小常识
  • 关于卫生的小知识谁知道
  • “文明卫生”小知识有哪些?
  • 个人卫生小常识
  • 卫生小常识有些什么?
  • 小学生卫生小常识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要专心吃饭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闹;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要吃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吃少,不能暴饮暴食。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人的双手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就会沾染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所以在吃东西以前一定要认真用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并冲洗干净,这样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3、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会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4、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因为食物腐烂后,就会出现味道变酸、变苦并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5、不能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是三无产品,生产环境十分脏乱,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影响我们的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用肉眼很难分辨清楚,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经过高温加热的白开水对人体危害最小,所以我们就可以每天多喝白开水,帮助身体代谢。

    卫生健康小常识

    1、常吃夜宵,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鸡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5、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塘,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番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八杯水。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疼。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大肠,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要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番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生活小常识]

    1、洗衣服上的红墨水渍:新渍先用冷水洗,再用温肥皂液浸泡一会儿,再用清水漂洗;陈渍可先用洗涤剂洗,再用10%的酒精溶液搓擦即可祛除。

    2、墨渍:可用饭粒和洗涤剂调匀,涂在污渍部分搓擦,再用清水漂洗干净;也可用一份酒精、二份肥皂制的溶液反复涂擦,亦有良好效果。

    3、圆珠笔油渍:首先要看看衣服是什么料子,一般做法是在污渍处下面放一块毛巾,用小鬃刷沾上酒精顺丝轻轻刷洗待污渍溶解扩散后,再把衣服泡在冷水中,抹上肥皂轻轻刷洗,这样反复两三次,就能基本除去圆珠笔油。如果洗后还留有少量残迹,可再用热肥皂水浸泡或煮沸就可以除去,对棉和棉涤织品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毛料装沾上圆珠笔油,可先把污渍处放到三氯乙烯和酒精(比例是二比三)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同时不断用毛刷轻轻刷一刷,待大部分油渍溶解后,再用低温肥皂水或中性洗衣粉洗净。

    4、霉斑:用2%的肥皂酒精溶液擦拭,然后用漂白剂3%-5%的次氯酸钠或用双氧水擦拭,最后再洗涤。

    5、汗渍:食盐水中浸泡1小时,再慢慢搓干净。

    6、羊毛衫受污染:用开水将中性肥皂液体溶解并加一汤匙硼砂,等温度降至60度把羊毛衫放入皂液浸泡三四小时,再在40-50度的温水中轻轻揉洗,最后用温水漂洗。如还有洗不净的污染处,可用皂液加两汤匙松节油,调成乳状洗涤,洗净后的毛线衫任其自然干燥,至大半干时可用不太烫的熨斗隔一层布将其烫干熨平,再略加晾晒即可。

    7、血渍:刚染上的血渍可先用冷清水浸泡几分钟,然后用肥皂或酒精洗涤。如是陈迹可用柠檬汁加盐水除掉,也可用白萝卜揩擦,但切忌用热水洗。也可以用清水将血渍洗至浅棕色后,再用甘油皂洗涤,最后在温水中漂洗干净。

    8、烟筒油渍:衣服上染上烟筒油渍要立即用汽油擦洗(从污迹外部往里擦洗,避免污迹扩大)或用温皂液洗涤。

    9、洗衣服上的腊纸、复写纸色迹:先用洗衣粉洗,再用汽油洗,最后用酒精擦。

    10、咖啡迹:不太浓的咖啡污迹可用肥皂或洗衣粉浸入热水中清洗干净;较浓的咖啡则需在鸡蛋黄内洒入少许甘油,混合后涂抹在污迹处,待稍干后再用肥皂及热水清洗咖啡污迹可清除干净。

    11、洗衣服及台布上的鸡蛋迹:衣服,尤其是饭桌的台布上常有鸡蛋的污迹,先把台布浸在冷水里,浸透后用棉布或棉布蘸少许食盐擦拭,最后用温水清洗。

    12、口红迹:染在浅色服饰上的口红,可先浸透汽油,然后再用肥皂水擦洗便可洗净。

    13、口香糖污迹:沾在衣物、墙壁或其他物品上的口香糖污迹,可先用棉花或布巾浸上白醋,再用其擦洗污迹处,可擦洗干净。

    14、桐油渍:先用汽油将桐油渍浸软,再用豆腐渣擦洗,可除净。

    15、膏药:用温白酒洗除。

    16、碘酒污:用面粉洗除。

    17、红汞污:用醋洗除。

    补充:

    油渍

    ①衣服上的油渍可用松香水、香蕉水,汽油等来擦洗,然后放人3%的盐水里浸几分钟,再用清水漂洗。

    ②丝绸饰品如果沾上油渍,可用丙酮溶液轻轻搓洗即可。

    ③深色衣服上的油渍,用残茶叶搓洗能去污。

    ④少许牙膏拌上洗衣粉混合搓洗衣服上的油污,油渍可除。

    ⑤取少许面粉,调成糊状,涂在衣服的油渍正反面,在太阳下晒干,揭去面壳,即可清除油渍。

    油漆渍

    ①衣服沾上油漆、喷漆污渍,可在刚沾上漆渍的衣服正反面涂上清凉油少许,隔几分钟,用棉花球顺衣料的经纬纹路擦几下,漆渍便消除。1日漆渍也可用此法除去,只要略微涂些清凉油,漆皮就会自行起皱,即可剥下,再将衣服洗一遍,漆渍便会荡然无存。

    ②新渍可用松节油或香蕉水揩试污渍处,然后用汽油擦洗即可。陈渍可将污渍处浸在10—20%的氨水或硼砂溶液中,使凝固物溶解并刷擦干净

    酒渍可以用煮沸的牛奶擦试,非常有效。其中以白棉麻质衣物最有效。

    墨渍、唇膏渍水洗后用洗涤剂洗,或用糯米饭与洗涤剂调匀,也可用牙膏涂在污渍部分揉搓,然后用水漂洗。如果是丝绸料,要将污渍面向下平铺在干净的纸上,涂上干洗剂或酒精,揉搓丝织品污迹背面,直至污迹消失,然后洗涤、漂洗。

    霉斑

    ①衣服出现霉点,可用少许绿豆芽在霉点处揉搓,然后用清水漂洗,霉点即可去除。

    ②新霉斑先用软刷刷干净,再用酒精洗除。陈霉斑先涂上淡氨水,放置一会儿,再涂上高锰酸钾溶液,最后用亚硫酸氢钠溶液处理和水洗。

    ③皮革衣服上有霉斑时,用毛巾蘸些肥皂水措擦,去掉污垢后立即用清水洗干净,待晾干后再涂甲克油即可。

    ④白色丝绸衣服上的霉斑,可用5%的白酒擦洗,除霉效果很好。

    ⑤丝绸衣服出现霉斑,一般可以在水中用软刷刷洗,若霉斑较重,可在霉斑的地方涂上5%谈盐水,放置3—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即可。

    衣物上粘有口香糖难以除去,若将衣服放置冰箱一段时间,口香糖经冷冻变脆,用刀片就容易刮掉了。

    染色衣物经过洗涤,往往会发生褪色现象,如果将衣服洗净后,再在加有两杯啤酒的清水中漂洗,褪色部位即可复色。

    白衣服穿久了常常会变黄,可以把它浸泡在加有蓝靛的溶液里漂洗,结果会洁白如新。

    关于卫生的小知识谁知道

    一)春季传染病防治

    春季不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同时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因此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2)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夏季防病的关键。

    夏季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注意以下事项:(1)饮用水安全卫生,搞好厨房、食堂与洗手间的消毒卫生,保持室内外卫生;粪便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2)提倡并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100%。

    预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径是不养犬、猫等动物;若已养犬、猫等动物,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尽量避免为动物所伤;如被犬、猫等动物伤后,无论轻重,均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四)食物中毒

    发现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医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误时间。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

    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

    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文明卫生”小知识有哪些?

    如下:

    1、公共场所不要有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

    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不要大声喧哗、嬉闹等。

    4、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5、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6、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

    7、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8、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

    9、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10、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侯车,依次上下车。

    个人卫生小常识

    1、养成饭前洗手好习惯,减少细菌接触。

    2、刷牙洗脸是每天必须做的,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

    3、注意洗脚,脚部卫生与护理。

    4、勤剪指甲,勤刮胡须,养成好的习惯。

    5、注意贴身衣物干净整洁,勤换洗。

    6、打扫个人居室,保持居住环境健康卫生。

    卫生卫生指个人和集体的生活卫生和生产卫生的总称。一般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卫生措施,包括以除害灭病、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卫生小常识有些什么?

    一、饭前、便后要洗手:

    二、不随地吐痰、甩鼻涕:

    三、不对别人咳嗽、打喷嚏:

    四、不吸烟:

    五、不过度饮酒:

    六、不喝不洁净水、生吃瓜果应洗净或削皮、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废物、勤晒衣服被褥等。

    常见的似是而非的“卫生习惯”

    1.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和面部:许多卫生纸未经消毒处理或消毒不彻底,其中的填料或粉屑也很容易残留在餐具或水果上,进入人体会影响健康。所以,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和面部是不妥的。

    2.用抹布擦干餐具和水果:在一般家庭,抹布是多用途的,既用其擦桌子又用其抹餐具。如不经常消毒、清洗或晾晒,潮湿而富有营养的抹布适合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其用抹布擦干餐具、水果,莫如不擦更卫生。

    3.用餐洗净清洗餐具、果蔬:餐洗净可用来洗涤餐具、蔬菜和水果,以去除餐具上面的油污和果蔬上残留的农药,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可是,很少人知道,含有烷基苯磺酸钠的餐洗净,对人体健康有害。要想减少餐洗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用餐洗净洗蔬菜、水果时,要注意浓度不要过高,一般0.2%左右为好;浸泡时间以5分钟为宜,浸泡后还需反复用流水清洗。餐具冲洗也是如此。另外,不要买地摊上不合格散装的餐洗净,因为这样的餐洗净大多不合格。

    4.用纱罩罩食物:夏天用纱罩罩食物可防止苍蝇的直接污染,但不能一盖了之。因为苍蝇在纱罩上产下的虫卵和身体上的污物仍然会从纱罩空隙落下污染食物。所以,应多管齐下采取防蝇措施,最好将苍蝇拒之门外。

    5.餐桌上铺塑料布:有的桌布由聚氯乙烯制成,其中含有有毒的游离基。餐具经常接触这种塑料布,有毒物质就会借助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导致慢性中毒。所以,家庭不要使用这种含毒的塑料桌布。在外就餐时,不要将筷子直接放在铺有塑料布或塑料薄膜的桌面上。此外,也不要使用油漆筷子。

    6.用白纸包食品:白纸看起来干净,其实并不卫生。由于在白纸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一定量的漂白粉,容易引发化学反应,并能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过氧化物。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可引起关节酸痛、头痛、失眠,还可导致肝癌和不育等病症。

    7.变味的食物加热后吃:许多人认为食物中毒是由变质食物中的细菌引起的,若将变质的食物煮沸了再吃,细菌便会被全部杀死,吃了就会相安无事。其实,变质食物煮后再吃,虽然危险减小了一些,但仍然很不安全。如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产生的毒素即使被高温加热也不会被分解破坏,吃了被这种毒素污染的食物仍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8.把水果烂的部分削掉再吃:有一些人认为把水果烂的部分削掉了再吃就没事了,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即使把腐烂部分削去,其剩余部分早已被含有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腐烂水果的果汁所浸染。吃了这样的水果,轻者引起胃肠道不适,重者可导致急性胃肠炎,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突变或癌变。

    9.手帕一物多用或与他物混放:一块手帕既擦鼻涕又揩嘴巴,是不卫生的。不经常清洗或与他物放在一起的手帕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面部疖肿等疾病。由于纸币、钥匙等物带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容易污染手帕。用这样的手帕擦手、揩嘴的人易患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以,手帕要经常清洗,保持其清洁;最好随身带两块手帕,一块擦鼻子,一块擦嘴巴;手帕不宜与纸币、钥匙等杂物混放,以免手帕被污染。

    10.长期使用带有茶锈的杯子:有人认为茶锈是茶水长期沉积形成的,无害,故平时很少去洗,其实这是错误的。茶锈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导致肾脏、肝脏、胃肠等器官发生病变。

    11.经常去除铝锅内的棕色锈:这样做铝锅看起来干净了,而实际上却去掉了铝锅表面的一层保护膜。因为铝锅上的棕色锈是铝的一种氧化物,能阻止铝溶解到含水饮食中,从而减少人体对铝的吸收,有利预防老年痴呆症。

    12.用废旧日光灯管晾毛巾:有的家庭用废旧日光灯管晾毛巾或手帕,认为很卫生。殊不知,灯管两端被锈蚀或灯管本身有裂缝,管内的水银、荧光粉及少量氨气等有毒物质就会逐渐渗出或挥发,污染毛巾或手帕,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若进入眼睛,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些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室内空气,引起慢性中毒。

    13.酒后、饭后立即洗澡:患有心脏病的人酒后立即用凉水洗澡,会因心脏负担过重而导致死亡。即使是正常人,也不宜饭后立即洗澡。因为洗澡时会使四肢和体表的血流量增加,而减少胃肠的血液供应,从而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14.有痰不吐: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应当弃之。但有痰不吐,咽到肚子里,也是不好的习惯。因为这样做会将痰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幼虫食入体内,发生相应的感染甚至疾病。

    15.牙刷头倒放在杯内:刷牙后,将牙刷头朝下放在洗漱杯内,牙刷间的一些食物残渣便成为细菌的营养源,得以使其大量繁殖。再刷牙时,牙刷中的细菌及其分解产物就有可能侵入体内,进而影响健康。

    15.用公用香皂洗手:用香皂洗手是为了清洁卫生,但如果你是用公共场所洗手间的香皂洗手,那结果可能恰好相反。健康人和不健康的人共用一块香皂,使细菌、病毒有了传染机会,香皂则充当了疾病传播的媒介。另外,洗手毕关水时应先用水冲洗一下水龙头,以免洗净的手因接触开关而重新带菌。

    16.便后洗手而便前不洗手:大、小便后洗手可防止寄生虫卵和肠道病原菌的传播,但与此相比,便前洗手更为重要,而这一点却常被人们所忽视。便前如不洗手,你手上的各种病原体可能借助手触及外生殖器官和会阴部而引起感染。在性病高发的今天,便前洗手更为重要。

    17.便后卫生纸向前擦:这种做法是极不卫生的,尤其是妇女,很容易引起其泌尿、生殖道感染。因为这样做,粪便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很容易经卫生纸污染女性外阴部,引起外阴部的感染,甚至逆行向上,引起内生殖器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卫生小常识」卫生小常识顺口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第6套人民币什么时候发行」一百元人民币什么时候发行第一版
    上一篇:「一代枭雄结局」一代枭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