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特点」DNA双螺旋结构特点有哪些

2022-10-30 17:28:3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小小
热度:91

今天我们来聊聊dna双螺旋结构特点,以下6个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特点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
  •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 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
  •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 论述DNA双螺旋结构
  • 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

    DNA双螺旋结构包括三点:

    1.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双螺旋结构。

    2.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构成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 两条链的碱基间能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A和T;G和C)。脱氧核糖核酸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主要功能是信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核糖核酸所需。带有蛋白质编码的DNA片段称为基因。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以下是我自己根据我们书上所写的归纳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DNA双螺旋结构有如下几个特点:1、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它的两条多聚核苷酸链在空间排布呈反向平行,碱基位于内侧,亲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位于外侧,碱基间以A-T和G-C的方式互补配对;2、DNA双链是右手螺旋结构,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相缠绕,呈右手螺旋;3疏水力和氢键维系DNA双螺旋的稳定,横向稳定靠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DNA的生物学功能: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证据如下:1、DNA

    分布在染色体内,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而染色体是直接与遗传有关的。2、体细胞DNA含量为生殖细胞DNA含量的两倍,且含量十分稳定。3、DNA在代谢上较稳定不受营养条件、年龄等因素的影响。4、作用于DNA的理化因素可引起遗传特性的改变,这一点已经由Avery在1953年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

    ②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在螺旋分子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螺旋分子内部,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正好为10个碱基对,螺距为3.4nm,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隔为0.34nm并有一个36◦的夹角。

    ③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major

    groove)和一个小沟(minor

    groove),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相识别。

    ④两条dna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根据碱基结构特征,只能形成嘌呤与嘧啶配对,即a与t相配对,形成2个氢键;g与c相配对,形成3个氢键。因此g与c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

    ⑤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维持这种稳定性主要靠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以及碱基的堆集力(stacking

    force)。

    注:(摘自百度文库)。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

    dna规则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1DNA是反向平行、右手螺旋的双链结构2.碱基互补配,对DNA双链之间形成了互补的碱基对;3.成对碱基大致处于同一平面4.双螺旋内,横向靠氢键、纵向靠碱基间平面间的堆积力维持稳定

    论述DNA双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主链(backbone)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2)碱基对(basepair)  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DNA结构中的碱基对与Chatgaff的发现正好相符。从立体化学的角度看,只有嘌呤与嘧啶间配对才能满足螺旋对于碱基对空间的要求,而这二种碱基对的几何大小又十分相近,具备了形成氢键的适宜键长和键角条件。每对碱基处于各自自身的平面上,但螺旋周期内的各碱基对平面的取向均不同。碱基对具有二次旋转对称性的特征,即碱基旋转180°并不影响双螺旋的对称性。也就是说双螺旋结构在满足二条链碱基互补的前提下,DNA的一级结构产并不受限制。这一特征能很好的阐明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在生物界的普遍意义。(3)大沟和小沟  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4)结构参数  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dna双螺旋结构特点」DNA双螺旋结构特点有哪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赛尔号神兽」赛尔号神兽刻印
    上一篇:「城市猎人大结局剧情」城市猎人剧情分集剧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