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带」气候带对应的植被类型

2022-10-30 16:09: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不懂爱
热度:92

今天我们来聊聊气候带,以下6个关于气候带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中国气候带划分
  • 什么是气候带?
  • 气候带的划分是什么?
  • 地球上有哪些气候带?
  • 地球七个气候带的划分是什么?
  • 气候带都有哪些?
  • 中国气候带划分

    中国气候类型有5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南海诸岛、台湾南部。最冷月的平均温高于15°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2、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横断山脉3000米等高线以东直到台湾。最冷月平均温在0°C-15°C间,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3、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就是秦岭淮河线以北,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以东以南。最冷月的平均温低于0°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4、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山地。高寒缺氧。

    5、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广大内陆地区,降水一般低于400mm,年温差大。

    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域。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与土壤风化和形成密切相关。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不仅影响温度分布,还影响气压、风系、降水和蒸发,使地球气候呈现出按纬度分布的地带性。

    扩展资料:

    气候带的形成不仅受制于太阳辐射,而且受地表特性和大气环流的制约。所以这三个基本因子的综合作用也是气候带划分的基础。

    由于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实际的气候带界线并不完全和纬度圈平行,尤其在较高纬度上,有些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综观全球,在下垫面均匀的海洋和平原上,气候带表现清晰而有规律;在高山和高原地区,气候带虽有反映,但是不完整、不连续。

    气候带概念还可应用到山地自然景观上。在水分供应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气温的垂直变化,在热带赤道地区的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可出现从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即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气候带。这种气候带结构称为垂直气候带谱。

    地质时期,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气候带有较显著的南北位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候带

    什么是气候带?

    气象学家根据地球各纬度气候的特点,把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划分为若干个气候带。所谓气候带,就是环绕着地球的带状分布的气候区域。在这个地带内,由于辐射平衡、温度、蒸发、降水、气压和风等,都表现出一种地带性特征,而且气候的最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它们结合起来,明显地反映出气候的地带性。而引起气候地带性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表是按地理纬度分布的,因此,古代的希腊学者根据纬度把全球的气候带分为五个气候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它们的界线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的。这种划分法,使气候带与纬度平行,并呈十分规律的环绕地球的带状分布区域,这就是“天文气候带”。

    天文气候带是实际气候带的基础,与实际的气候带基本相符。但由于海陆交界的地区,或在地势高低变化大的地区,气候带表现的就不那么明显,甚至还有偏离或间断的现象。这说明地球上气候带的分布是随着各个地区的条件而有变化的。低纬地区大部分是海洋,下垫面比较均匀,所以气候带在低纬地区表现得最明显。比如热带雨林、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旱气候等地带性分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热带地区下垫面相对来说比较均匀。在高纬地区,地面主要为冰雪覆盖或大部分时间为冰雪覆盖,地面性质相对来说也比较均匀,所以在高纬地区,气候带的分布也比较明显。但是,在中纬地区,由于陆地面积相对增大,而且海陆交错分布,地势也非常复杂,有大的山脉、高原,也有低的盆地、平原,这就造成了中纬度地区地带性分布不很明显,往往发生间断、分裂,甚至偏离和消失。所以,地带性分布在不同纬度,由于条件不同,所表现出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

    气候带的划分是什么?

    气候带是指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

    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与土壤风化和形成密切相关。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不仅影响温度分布,还影响气压、风系、降水和蒸发,使地球气候呈现出按纬度分布的地带性。由于受气候影响,地球表面的土壤也呈现与气候带相一致的地带性分布。

    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气候带的概念,并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气候带(或称天文气候带)。

    随着气候资料的积累,人类对气候带的认识和划分也逐渐完善。苏潘(A.Supan)于1879年提出以年平均温度20°C等温线和最暖月的10°C等温线为指标,把全球气候划分为5个气候带。

    气候带概念还可应用到山地自然景观上。在水分供应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气温的垂直变化,在热带赤道地区的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可出现从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即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气候带。这种气候带结构称为垂直气候带谱。

    地球上有哪些气候带?

    五带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导致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移动,根据太阳直射范围以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基本划分热带、温带、寒带,是理想状态下排除海陆因素、海拔因素、大气环流因素、洋流因素等接收太阳辐射的强度情况

    但是实际的气候除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上述提到的各因素的影响.

    地球各地区的气候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所以气候带大致是在五带的范围内进行细分,但是不是完全而是大致.

    世界的气候带有: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地球七个气候带的划分是什么?

    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1、23°26′ N(北回归线)到23°26′ S(南回归线)为热带。

    2、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

    3、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北寒带。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雷州半岛,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气温带规律

    气候带是大致与纬圈平行,环绕地球呈带状分布的气候分类单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气候区域单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带按一定顺序分布。气候带的划分是由最基本的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这一条件决定的。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就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把地球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称为天文气候带或地理气候带。这种古老的气候带划分方法,只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所以也称为太阳气候带。

    气候带都有哪些?

    干旱气候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土地的集聚地;该地区夏天的温度高达120°F(50℃)。另一方面,中亚的戈壁滩又极度寒冷,冬天的温度为5°F(-21℃)。尽管温度差异较大,撒哈拉沙漠与戈壁滩同属一类气候带,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特点:极度的干旱。

    干旱气候带的确认主要是根据湿度不充足——年降水量可能少于年蒸发量。世界上所有所谓的真正的大沙漠和与之毗邻的准干旱地区属此类气候,约占地表总面积的30%以上,面积相当于亚洲大陆。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亚热带气候出现在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南岸及加利福尼亚海岸经受着炎热、干燥的夏日和温和、潮湿的冬天,拥有一个丰富多样的气候适合于种植葡萄、甘蓝和无花果属植物。霜冻情况较少,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极少低于40~50℃(4~10℃)。地中海亚热带地区的降雨量大大少于亚热带潮湿地带,范围在每年16~31英寸(40~80厘米)。降雨多发生在冬季的月份,因为亚热带半持久性高压气流涌向赤道,使得海洋旋风向内陆推进。

    温带气候

    温带气候区是地球上的冷暖气团交锋的地方,因而呈现出极其多变的气候状况。这些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带,是地球上一年内季节、温度和降水量变化最大的地方。温带气候地区也是一些人口最密集、最发达的地区的所在地,包括西北欧,美国东部海岸,日本北部和中国中部。

    一年中的4~8个月中,温带地区的平均气温高于50°F(10℃)。干旱很少发生。全年的降水量通常较为平均。由于供水充足,生产季节长。土壤肥沃,温带的许多地区是世界上的高产农业区。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气候分为温带海洋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大陆的西部边缘,并受东移的海洋气团的适度影响,温带海洋气候的夏天或温和或凉爽,终年温差较小。温带海洋气候包括了世界上一些最多云和最潮湿的地区,有北美洲的西北海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欧。

    与此相反温带大陆气候位于大陆东部,远离海洋的影响。季节变化更加明显,冬天气温在零度或零度以下,而夏天却温暖柔和,平均气温60~75°F(1624℃)。这个气候区包括欧亚大陆,加拿大南部,亚洲的最东部和美国东北部1/3的地域。

    亚寒带气候

    北部(森林)气候仅在北半球才能够找到,而且是北半球’冬天侵袭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的渊源。没有任何其他强度较弱气旋终年在亚寒带活动。这里,生长季节短暂,仲夏结冻随时可能发生。

    没有哪个气候带像北部气候带经历过这样大范围的年气温变化。在阿拉斯加的中心地带和西伯利亚,远离海洋的气候调节作用,季节温度的浮动是世界上最显著的。西伯利亚中部的上扬斯克地区冬天的温度最低达到-90°F(-68℃),而夏天的温度高达85°F(29℃),上下相差175°F(80℃)之多。

    极地(寒带)气候

    在极地气候带,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气温都低于50°F(10℃)。生活在阿拉斯加,北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因努特人已经适应了这种严酷的气候——和传奇般成群生存在北半球极地冻原地带的蚊子,黑花蝇等其他昆虫一样。极地气候带从南北极圈分别伸向两极,由无树木生长的冻源区域组成,其中包括俄罗斯、加拿大、阿拉斯加,南极及格棱兰岛冰雪覆盖的大片陆地及北冰洋终年不化的封冻冰帽地区。

    高地气候

    高地气候种类多种多样,以至于每一个地形都有各自独特的温度和湿度特点。甚至同一座山的两个侧面呈现出不同的气候条件。高地地区一天内的天气也极具多变化,阳光明媚的晴天在几小时内就会变得大雨滂沱。

    高地气候区就如同海拔较低的宽阔的气候带中的岛屿,天气凉爽,水气充足。比起周围的低地,这里的动植物群体更适应高地气候。高地气候区通常以水气充足,降水丰富而著称。同时也是形成各大洲主要河流的许多山泉的发源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气候带」气候带对应的植被类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永乐大典成书于哪个朝代
    上一篇:「zara是哪个国家的品牌」zara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