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协定」台湾服贸协定

2022-10-30 15:58: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趴菜
热度:58

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贸协定,以下6个关于服贸协定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服贸协定是什么
  • 什么是服贸协议
  • 为什么要签服贸协议
  • 为何有台湾民众强烈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 两岸服贸协议是什么
  • 签订服贸协议到底是有利于台湾还是大陆
  • 服贸协定是什么

    服贸协定是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简称,用来协调两岸的服务、贸易交易

    主要有14条

    第一条为了发展大陆与台湾地区间的贸易,维护海峡两岸正常的贸易秩序,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大陆与台湾地区间的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以下简称对台贸易)。

    第三条从事对台贸易,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是对台贸易的主管机关。有关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对台贸易工作。

    第五条依法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在其经营范围内与台湾地区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进行对台贸易。

    第六条对台贸易合同以及货物上不得出现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字样和标记,不得出现有碍祖国统一的内容。

    第七条对台贸易的货物及其包装上需要标明原产地的,台湾货物及其包装上应当标明原产地为台湾,大陆货物及其包装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中性包装。

    第八条间接进行对台贸易的,应当通过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登记注册的工商企业进行。

    第九条大陆货物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转口、转运至台湾地区的,应当遵守国家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贸易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对台贸易中涉及国家统一、联合经营或者总量控制的商品,以及许可证、配额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口的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对台贸易的货物由海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优惠税率征收关税,并依法征收进口环节的税收。

    第十二条对台贸易中发生纠纷时,由当事人通过协议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的仲裁机构仲裁。当事人未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大陆与台湾地区间的小额贸易,适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发《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对台贸易中的有关事项,本办法未作规定的,参照国家有关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定执行。

    什么是服贸协议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举行,双方由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第一,为两岸之间最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股权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下放审批权限及为市场准入提供便利等等。《协议》还规定双方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就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市场开放展开磋商。这些都为两岸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业融合、互补,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台湾,2012年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约72%,就业人口比重也长期保持近60%,是台湾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大陆,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约45%,“十二五”规划已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相互开放市场,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台湾拥有先进的服务管理水平,两岸服务业的相互开放有利于优势互补、共享商机,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

    第三,有助于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从ECFA早期收获实施情况判断,《协议》不仅有利于两岸业者受益,也有助于民众享受更多便利优质的服务。ECFA早期收获优惠措施仅涉及20个服务行业,但自2010年10月实施以来,台湾已有226家企业或机构受惠,大陆也有82个赴台投资案件获得批准。《协议》将在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开放市场,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大程度的优惠和便利,无疑将进一步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为什么要签服贸协议

    由于《两岸服贸协议》原文很长,我只是简单地把主要内容介绍一下,让大家看看这个贸易不平等协议签署之后,海峡两岸谁才是真正的受宜者。《服贸》全文共4章24条及2项附件,台湾承诺对大陆开放64项,大陆承诺对台开放80项,主要包括: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娱乐文化及体育、运输、金融等行业,这次大陆对台开放高于此前对WTO承诺的水准,一次性出价,涵盖行业类别之多、开放力度之大,用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的话:“在大陆已签署的类似协议中,前所未有”。

    下面我具体来分析一下,台湾从中收获了什么、又付出了什么,而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我不知道各位看看上面那些主要开放项类,你能知道哪些是我们的强项,哪些又是台湾的强项。简单用商业、通讯、健康、娱乐文化和金融等项的对等开放来分析。

    商业:大陆市场广大,台湾市场非常狭小,从商业运营来说,台湾起步早优势不小,在市场推广、营销方面相对要成熟,所以这种对等“开放”连250都知道就是白送台湾的见面礼。以服装、鞋袜、文具、礼品、食品类为例,如果放在标准的国际贸易谈判中,中国绝不会如此让步,一定要求对方在其它领域做出相应的补偿,否则这就会造成双方贸易不平衡,直接喊“卡”。

    通讯:台湾在这方面并不弱,参照我们与韩国的TPP谈判条件,双方对等开放的领域达90%以上,华为、中兴、联想的通讯设备、pc产品与三星、LG的智能家电、数码产品基本达成双向贸易平衡,韩国还必须开放包括电子配件及部件的进口等,国际贸易谈判就是这种锱铢必较、轻重权衡的过程。可是台湾对大陆开放的通讯业就设置了诸多障碍,比如陆资不得参股台湾电讯企业、陆企入台人数限制管理等等,这完全是不平等贸易的范本。

    建筑、环境、运输、分销:台湾在建筑设计、环境规划方面比大陆强,而大陆只在建筑施工上占有优势,至于运输,台湾的运输业其实已非常发达,可发展的空间不大,相比大陆,这种买卖是只赚不赔,而产品分销一项台湾可谓大占便宜,大陆输台商品种类受到相应限制,而台湾商品的强项则尽括囊其中,对等放开分销孰利孰害,二傻子都会算。

    健康、旅游、娱乐文化及体育、运输、金融:台湾的医疗技术不弱,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大陆,对等放开医疗健康项目,一个是饱和的市场,一个是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市场,谁都不是傻子吧?娱乐文化,这些年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台湾艺人和制作团队少吗?相反,大陆能够赴台的艺人及制作团队有谁?对等开放谁占便宜还用问吗?说到旅游,将近一千万的陆客(每年还在以20%递增)对比一两百万的台客,操,我都不好意思算了。金融就更不在话下了,台湾的金融业不说最发达,至少相较大陆也还算发达吧?台湾的金融对陆开放还预留了后手,涉台银行金额、产品种类、赴台人员的限制,而大陆则反而需雇用更多的台藉金融人员,包括发行金融产品在内,两边的不对等就更为明显。

    80:64,台湾真正受损的只是美容美发业、中药业、商品零售业等少数几项,而大陆受损的则更多更广。难怪林中森、王郁崎一签完《服贸协议》,马上乐得屁颠屁颠地回去交差复命,巴巴地等着台湾朝野的封赏和慰劳,孰料事与愿违,本来挺美个事,却反引来绿毛龟、浅蓝泛绿阵营的一片指责和谩骂。马英九、王郁崎、江宜桦,面对那群猪一样的队友,哥几个冤不冤啊!大陆每年900亿美元(你们尊称为美金)的贸易顺差白贴过去,我们冤不冤啊!

    俗话说: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的就是台湾那群绿毛龟儿王八蛋。民进党大佬沈富雄居然厚颜无耻地面对电视媒体说:中国啊,你要对台湾更好点,知道吗?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甚至更嚣张露骨:我们之所以反对《服贸》,就是要让国民党能从中国捞更多的好处。操!这是什么逻辑?以时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到底是谁需要谁,绿毛龟儿们有没有搞清楚状况?韩国早就虎视眈眈,力求今年一举签下《中韩自贸协议》,台湾与韩国的产品重合度高达80%以上,到底是谁玩谁?

    为何有台湾民众强烈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首先,台湾和大陆视野基调全然不同。台湾地域狭小,民众更多是小地方望世界,强调台湾本身小而精的价值和以弱者居于世界的悲情心态。

    当年当经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被裁掉的时候,我的家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的几个亲戚都失业了。回过头看,当政府发布政策时,我担心这不会符合国家利益。

    如果整个国家都知道细节,会有多少人反对?但事实是,这就是它的方式。我失业的亲戚们现在情况不错,但我知道有些人因为这种精神障碍而崩溃了。但现在,亲戚们谈论的是被广泛认为正在改变的变化,尽管代价很高,但比继续保持僵化的国有经济要好得多。

    改革开放前沿的早期例子内陆人可以说是牺牲自己,输出劳动力资源,以换取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无论是原始或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太关心,最后,毕竟,你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不是利益的细节,而是人们关注的利益的概念,当然还有很多媒体。内地和台湾现阶段的情况,政府不太可能轻易太愚蠢的政策,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确定要推,公众的态度键值的短期和长期利益,个人或整个的利益,还是价值利益。出发点和情绪是不同的,好的政策可以被看作是毫无价值的,而对自己没有兴趣的政策可能无关紧要。

    社会进步,当然,必须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和个人对地方利益的尊重,通过在早期的大陆政策难以实现,但是没有所有的疼痛和促进力量,有些问题可能会像癌症更难解决的时间越长,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人们思想的改变将是缓慢的,高灵敏度和更少的政府政策。

    总之,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

    两岸服贸协议是什么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所签协议之一,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文本长达48页,正文分为四章、24条,有2个附件,分别为《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举行,双方由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具体内容看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百度百科

    签订服贸协议到底是有利于台湾还是大陆

    所谓饭服贸协议运动其实就是一场台湾绿营支持下的闹剧,目的在于给两岸交流制造麻烦,为其独立党纲捞取政治资本,进一步欺骗广大爱好和平的善良的台湾人民。反服贸运动表面上是在反对“程序不合法”,要求逐条审议,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的逐条审议就是要把对大陆有利的条款统统拿掉,只留下对台湾有利对大陆不利的条款。但是既然是协议那就是双方互提条件,互相做出让步。现在大陆已经让利很多了,如果再让利的话,试问一个只对台湾有利对大陆完全不利的协议大陆如何接受?其实绿营就是要倒逼大陆拒绝台湾通过逐条审议得出的服贸协议。一旦大陆真的拒绝了,那绿营的阴谋就得逞了,他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痛扇国民党的脸,二是痛扇大陆的脸,三是继续欺骗广大善良的台湾人民。可谓一石三鸟!如果大陆不拒绝的话,那大陆就得被迫忍痛咽下逐条审议酿出的苦果,那大陆就不得不付出成倍的经济代价,为两岸交流制造麻烦,这同样符合绿营的利益。可悲的是,很多幼稚的善良的台湾大学生完全被绿营及其具有欺骗性的言论所蒙蔽了,懵懵懂懂的跑去追求什么所谓“程序正义”!岂不知他们已经完全沦为绿营的炮灰和工具,他们的未来已经被绿营出卖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服贸协定」台湾服贸协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爆菊花」爆菊花
    上一篇:「食味阿远」食味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