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荆榛逐荷夷」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2022-10-30 15:48:3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五星用户
热度:118

今天我们来聊聊开辟荆榛逐荷夷,以下6个关于开辟荆榛逐荷夷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先基指今什么地方
  • 开辟荆榛逐荷夷指的是什么事件
  • 开辟荆榛逐荷夷是啥意思
  •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有什么意义
  • 开辟荆榛是什么意思
  • 开辟荆榛逐荷夷中的“荆榛”是什么意思?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先基指今什么地方

    这里指的是台湾,先基是指先祖的基业。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先基。”这句诗出自这郑成功的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这诗讲的是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情。诗中的“荷夷”指的是荷兰殖民统治者。

    1652年郑芝龙属下郭怀一所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是郑成功指挥发动的,是郑成功光复台湾的前奏。从1652到1661年的将近十年中,郑成功始终没忘却“复先基”的愿望。

    扩展资料:

    1661年,郑成功命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三月二十三日,亲率战舰350余艘,将士2500多人,从厦门、金门出发,横渡海峡。四月初一,在台湾赤嵌城附近的鹿耳门外登陆。

    四月,包围台湾城,八月上旬,从爪哇来的荷军以战舰10艘来援。陈泽率水师迎击,将其击败。十二月下旬在长达八个月的围困中,荷军死1600多人。

    在粮断援绝,突围无望之绝境中,荷兰侵略者只得于1662年2月1日向郑成功投降。荷兰总督揆一及其残兵败将被逐出台湾。被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了38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成功收复台湾

    开辟荆榛逐荷夷指的是什么事件

    这是郑成功的七言绝句《复台》中的第一局“开辟荆榛逐荷夷”的意思是:赶走荷兰鬼子,披荆斩棘,来把宝岛开发;荆榛:丛生的荆棘。原文是: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开辟荆榛逐荷夷是啥意思

    “开劈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写下的诗句,表达了这位民族英雄光复国土时的心迹,更反映了领土完整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意义。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有什么意义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诗中反映的郑成功率兵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史实,郑成功驱逐荷兰,“光复了汉人久经失去的固有的领土”;“将台湾收归中国版图,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者的一次伟大胜利,保障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台湾高山族、汉族人民不受殖民压迫,促进了台湾岛的开发。郑成功进入台湾后,彻底改变了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方法,实行郡县制,又大兴屯田,将大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封建生产关系引入台湾,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后,闽、粤、浙沿海居民不断渡海移民,为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台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开辟荆榛是什么意思

    开辟荆榛原意是指拨开荆棘,开辟道路。现在指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

    出处:明代郑成功《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菇苦间关不忍离。“

    译文:赶走荷兰鬼子,披荆斩棘,来把宝岛开发;要付出十年辛勤,才能恢复祖宗基业。我们有三千袍泽,象一家人样亲爱团结;任何艰难跋涉,都不能使我们忍心离别。

    扩展资料:

    开辟荆榛近义词是披荆斩棘。

    披荆斩棘,拼音为pī jīng zhǎn jí ,指拨开荆,砍掉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近义词: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高歌猛进。

    典故:冯异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得力大将。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后,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派他前往关中平定赤眉起义军。冯异设计收降了赤眉军的大部后,又用武力扫除了其残部,圆满完成了刘秀交给的使命。

    后来冯异到洛阳朝见刘秀时,刘秀指着冯异对满朝大臣说:他为我劈开多刺丛生的荆棘,平定了关中。披荆斩棘这个成语比喻扫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障碍。

    开辟荆榛逐荷夷中的“荆榛”是什么意思?

    荆榛

    --------------------------------------------------------------------------------

    ZDIC.NET 汉 典 网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开辟荆榛逐荷夷」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网商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银行」支付宝中网商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银行
    上一篇:「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冠军」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冠军卡姆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