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阶」明朝官阶的大小排序

2022-10-30 15:46: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大海啊全是水
热度:732

今天我们来聊聊明朝官阶,以下6个关于明朝官阶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明朝官职品级分别有哪些?
  • 明朝官阶的等级排列
  • 大明朝的官职都有哪些?
  • 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 明朝一品到九品分别有哪些官职
  • 明朝地方上的各种官职都叫什么?都是几品?都管什么?
  • 明朝官职品级分别有哪些?

    明朝(中央官员品级)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1)吏部(人事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正二品吏部尚书1名,正三品吏部左右侍郎2名

    (2)户部(财政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正二品户部尚书1名,正三品户部左右侍郎2名

    (3)礼部(礼仪部0: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正二品礼部尚书1名,正三品礼部左右侍郎2名

    (4)兵部(国防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正二品兵部尚书1名,正三品兵部左右侍郎2名

    (5)刑部(司法部):管理天下刑名。

    正二品刑部尚书1名,正三品刑部左右侍郎2名

    (6)工部(建设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正二品工部尚书1名,正三品工部左右侍郎2名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1)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2)太常寺:主管祭祀

    (3)光禄寺:主管宴享

    (4)太仆寺:管马

    (5)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9、内阁

    设内阁大学士,正五品,管理国家政事要务。一般大学士连任其他职务抬升品级。

    扩展资料

    明朝(地方官员品级)

    1、县——助手有县丞、主簿。

    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2、州——最早出现在西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成了13个监察区,称为州,州的长官叫刺史,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东汉后,刺史又称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县。

    宋朝州的行政长官才称知州。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

    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时,直隶州(76个)散州(48个)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长官称府尹,宋朝的府属“路”(介于中央和州之间)

    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

    明代府按纳税粮分三等:纳粮20万以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全国150多个府。

    明朝官阶的等级排列

    明朝初年,朱元璋规定,京官三品以上方许乘轿,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员只能骑马,不许坐轿。官员的随从也是多少有别,公爵10人,侯爵8人,伯爵6人,一品官至三品官6人,四品官至六品官4人,七品官至九品官2人。街市军民、做买卖及乘坐驴马行路者,遇见公侯、一品至四品官员过往,要立即下马让道;官员相遇,官阶较低的官员要采用侧立、回避等办法让道。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巡抚

    大明朝的官职都有哪些?

    明代官衔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勋位,柱国。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后代)。

    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从二品: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正三品: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府詹事、顺天、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

    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光禄、太仆、苑马寺卿、左右参政、都转运使、卫指挥同知、宣慰使。

    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少尹,武官称轻车都尉。

    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

    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尹,武官称上骑都尉。

    从四品:祭酒、布政司参议、宣慰副使、宣抚使。

    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少尹,武官称骑都尉。

    正五品: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左右春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太医院使,郎中,钦天监、上林苑监正、宗人府经历、按察司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

    文官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官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勋位,文官称修正庶尹,武官称骁骑尉。

    从五品官:侍读、侍读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寺少卿,员外郎,五军都督府经历,知州,都转运盐使司副使,正提举,京府通判,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招讨使,宣抚副使,安抚使。

    文官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官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勋位,文官称协正庶尹,武官称飞骑尉。

    正六品:大理寺正,詹事府丞,中允,侍讲,侍读,国子监司业,尚宝司丞,太仆寺丞,京知县,都指挥使司经历,通判,上林苑、钦天监副,五官正,太医院判,兵马指挥,所镇抚,百户,典仗,审理正,神乐观提点,长官司长官,副招讨,宣抚司佥事。

    文官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从六品:赞善,司直郎,修撰,光禄、鸿胪寺丞,大理寺副,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正理问,运判,州同知,正提举,副长官。

    文官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出身授宣德郎;武官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正七品:都给事中,编修,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行人司正,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留守司、都司都事,通政司、按察司经历,太常寺博士,典簿,兵马副,营膳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审理副,安抚司佥事,蛮夷司长官。

    文官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出身授宣议郎;武官阶只有六品。

    从七品:检讨,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寺典簿,署丞,詹事府、太仆寺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副提举,府、卫、都转运盐使司、宣慰司经历,布政司都事,蛮夷副长官。

    文官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

    正八品:国子监丞,行人,部院照磨,五经博士,通政司、卫、按察司、转运司知事,京县、钦天监主簿,御医,保章正,协律郎,营膳副,王府典膳奉祀等所正,府经历,县丞。

    文官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翰林典籍,寺监典簿,博士,国子监助教,鸿胪寺主簿,京府、转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等所副,宣抚司经历,知观。

    文官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校书,国子学正,部院检校,鸿胪寺署丞,上林苑典署,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司知事。

    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待诏,詹事府、上林苑录事,通事舍人,正字,司务,国子学录,国子典籍,鸣赞序班,韶舞司乐,五官司晨,漏刻博士,京府检校,京县典史,院司卫州所各吏目,内外教授,府照磨,司狱,巡检,驿丞,各大使副使,僧道阴阳杂职。

    文官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未入流:孔目,国子典馆,儒学正,教谕,训导,长官司吏目,府检校,县典吏等。

    官太太叫「命妇」,等级

    1.一、二品「夫人」。

    2.三品「淑人」。

    3.四品「恭人」。

    4.五品叫「宜人」。

    5.六品叫「安人」。

    6.七品叫「孺人」。

    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明朝官职武官有两种说法:

    一、武散阶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正四品,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从五品,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从六品,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二、武勋十二阶

    正一品左、右柱国,从一品柱国;

    正二品上护军,从二品,护军;

    正三品上轻车都尉,从三品轻车都尉;

    正四品上骑都尉,从四品骑都尉;

    正五品骁骑尉,从五品飞骑尉;

    正六品云骑尉,从六品武骑尉。

    扩展资料: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1644年北京陷落后,南方各地先后拥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别称南明或后明,清人称之为伪明,奉大明正朔的郑芝龙在东南沿海建立了明郑势力,后其子郑成功及其孙郑经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又称为明郑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朝

    明朝一品到九品分别有哪些官职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明代是正二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正二品官

    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为从二品

    [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正二品

    [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从二品,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为正二品,

    [刑部侍朗]刑部副长官,从二品,

    [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正二品。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和的大臣,正二品,。

    [工部侍郎]工部副长官,从二品。

    [郎中]在六部中仅次于侍郎的官,是部内各司的主官,正五品。

    [员外]“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为五品。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为正二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明代为正七品。

    [给事中]朝廷中经手章奏,稽察六部百司的官,正五品。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

    太常寺:主管祭祀

    [太常寺卿]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长官,正三品。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兵部在地方设立的牧养军马机构)卿2人。

    太仆寺卿,太仆寺长官,主管传达王命、侍从皇帝出入、车马等职事,正三品。

    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副长官,正四品。

    鸿胪寺:“胪”是传的意思,“鸿胪”是大传颂的意思。管招待外宾

    [鸿胪寺卿]唐代鸿胪寺卿既管朝廷的侍客,又管司仪,明代专管朝廷的朝会仪节,正四品。

    [鸿胪寺少卿]鸿胪寺卿的副职,正五品。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

    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

    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

    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

    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国子监祭酒]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作“国子”,“国子监供祭酒”即国子太学的主官,从四品。

    [国子监丞]唐代之后国子监丞为国子监丞国子监内部事务官。明清时期监丞职能是学监的性质,正七品官。

    [国子监博士]唐代之后,在国子监中分管教学的官员称作国子监博士及助教。

    (地方)布政司,府,州,县。

    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府: 明朝全国设159府,府按纳税粮分三等:纳粮20万以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 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明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

    [知府]宋代知府职略高于知州。清代知府为从四品。

    [同知]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如一府的主官称为知府,而府的佐官称为同知。明清时期,各府同知为正五品。

    州:明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州牧]唐宋京畿的地方长官称州牧,正六品官。明代知州已降为与县略相等到的地方长官,但文字上仍尊称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正七品。

    [知州]州的长官,一般是六品或五品。

    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

    [通判]北宋初年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乎与知州相同,名为佐官,实际上是与知州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到了南宋,知州职位较轻,通判职位就更轻了。明代知府以下设通判,定为六品官,实际上同知没有区别。

    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知县]县的最高长官。明代知县为正七品

    [主簿]主簿是主管文书的意思。中央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规的军事官,唐代列为从七品,其他官署的主簿为八、九品,县主簿为九品。

    扩展资料:

    超品秩的明朝公爵、侯爵、伯爵等功臣及外戚的职位,请参见明朝公爵列表、明朝侯爵列表、明朝伯爵列表、明朝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列表等。

    参考资料:

    明朝官职_百度百科

    明朝地方上的各种官职都叫什么?都是几品?都管什么?

    1、府:

    知府,一人,正四品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同知,无定员,正五品府;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通判,无定员,正六品府;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推官,一人,正七品府;掌推勾狱讼之事;

    知事,一人,正九品府;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

    照磨,一人,从九品府照磨所;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

    2、州

    知州,一人,从五品州;任各州长官,掌一州之事;

    判官,无定员,从七品州;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吏目,一人,从九品 州;掌文书;

    3、县

    知县,一人,正七品县;管理一县行政;

    县丞,一人,正八品县;县长之辅佐;

    主簿,一人,正九品县;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典史,一人,未入流县;是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

    4、巡检司

    巡检,从九品巡检司;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

    副巡检,从九品巡检司;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

    扩展资料: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史”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

    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官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明朝官阶」明朝官阶的大小排序》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卫校
    上一篇:「家有儿女演员表」家有儿女演员表第二部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