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尸」鞣尸与腊尸的区别

2022-10-30 15:26: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小小
热度:194

今天我们来聊聊鞣尸,以下6个关于鞣尸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鞣尸的介绍
  • 鞣尸的简介
  • 泥炭鞣尸的概念
  • 泥炭鞣尸的形态及举例
  • 泥炭鞣尸的介绍
  • 古尸千年不腐是怎么回事?
  • 鞣尸的介绍

    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具体制作方法是浸泡在类似于鞣制皮革的特殊酸性物体里,成品有点光泽,类似于皮革未染色的阶段,要注意风干。

    鞣尸的简介

    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尸体埋在酸性沼泽处,由于酸性物质作用,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尸体腐败停止发展,皮肤细致如鞣皮,呈暗色,肌肉、器官的蛋白质溶去,体积缩小,骨骼脱钙、软化,易于曲折,成为保持外形的鞣化尸体,可达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不腐。具体制作方法是浸泡在类似于鞣制皮革的特殊酸性物体里,成品有点光泽,类似于皮革未染色的阶段,要注意风干。此词方法有别于其他的木乃伊等尸体,因为处理完之后有一定的光泽度;相对而言,由于尸体皮革化,不会像其它保存方法那样容易受潮。

    泥炭鞣尸的概念

    浸于富含多种腐植酸的酸性泥炭沼泽中的尸体, 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肌肉与其它组织脱水,蛋白逐渐溶解,骨骼和牙齿脱钙,而使尸体显著缩小,重量减轻,变软易曲,这种保存型尸体称为泥炭鞣尸(tanned cadaver in peat bog)。

    泥炭鞣尸的形态及举例

    无论是泥炭(也称泥煤)或沼泽, 均含有大量腐植酸,浸沉于其中的尸体因腐植酸的作用,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使腐败过程停止,并使皮肤鞣化,组织蛋白质溶解,骨骼和牙齿中的钙脱水,骨和牙齿软化,易于弯曲和切割。另外,在某些富含腐植酸的泥土中的尸体也可形成类似的保存型尸体。1975年在湖北汉阳发现一例软尸,与文献上报告的泥炭鞣尸进行比较,属于同一类型,只是在棺内形成。由于棺木埋于酸性土壤内,酸性水分进入棺内作用于尸体所形成。

    泥炭鞣尸的介绍

    泥炭鞣尸(tanned cadaver in peat bog):尸体埋于富含多种腐植酸和单宁物质的酸性土壤或泥炭沼泽中,由于鞣酸与腐植酸的脱钙与防腐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肌肉和其他组织蛋白逐渐溶解,尸体体积高度缩小,骨骼和牙齿脱钙而变软,重量减轻、变软易曲,这种保存型尸体称泥炭鞣尸。可以保留当时的暴力痕迹。

    古尸千年不腐是怎么回事?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不断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不腐古尸。新疆发现的楼兰少女金发碧眼,栩栩如生;广西发现的软尸开棺即有异香扑鼻;湖南、湖北的汉代古尸,肌体柔韧,扶之可坐;内蒙发现的契丹族贵妇睡态自然,美丽端庄。

    古尸不腐之谜,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中外学者的关注,其中奥秘继续牵动着不少专家的心弦。

    古尸为什么不会腐烂呢?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采用了一些什么样的科学手段吗?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世界各地发现古尸的情况吧。

    根据前苏联80年代在阿尔泰山区巴泽雷克古冢发掘的收获得知。公元前四、五世纪的阿尔泰蒙古人,也有把死去的重要人物尸体制成木乃伊的风俗,早期的游牧人从首领的尸体里取出内脏后,用粗马鬃绳缝住皮肤上的刀口,甚至在头顶上打开大口,从头壳里取出脑髓。在去掉内脏、脑髓等最易腐败的部分后,葬入巨大的石冢中。墓冢是用石块干砌而成的,因而导热性很低,亦即不大吸收外界的热量,也不大透热;但是冬天的冷空气却易于侵入内部,使冢下深达7米的泥土都冻结起来,每个石冢下均形成了一小块永久性冻土层,木制的棺椁就埋在这样的冻土层下。偶有水涌入墓穴便冻结成冰,尸体随葬品都被常年不化的冰封冻起来。这样出土的木乃伊,甚至还保留着光泽的皮肤,近于平常人的肤色。有的人身上还留着清楚的文身的花纹,刺绘着鹰、虎、羊以及神兽等等精美的图案。

    马王堆千年古尸在哥本哈根的丹麦国家博物馆,1979年展出了一些铁器时代初期的保存完好的尸体,同时展览了这些人穿的全套服装。这些古尸是50年代从日德兰半岛中部的托隆得山谷地区一片泥炭沼泽地中发掘出来的。据记载,第一具古尸出土于1640年,但是当20纪50年代于沼泽地又发现另一具古代托隆得人的完好尸体时,丹麦当地警察还以为他们遇到了一宗发生不久的凶杀案。这是因为尸体看起就像是刚死不长时间的样子,两颊边留着短短的胡须,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此外全身一丝不挂,好像被绞死后刚刚埋入泥炭沼泽地中的样子。科学分析表明,这片泥炭沼泽地的水含酸量和含铁量很高,可能是古尸未能腐败而成为一种“鞣尸”的自然条件。鞣尸就是肌肤柔韧,关节可以活动的“软尸”,而不像我国新疆历次出土的“干尸”。泥炭土能把这种鞣尸很好地密封起来。

    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具制作精美的木乃伊,这是用一种原始的类似玻璃纤维的东西制作的,由饱浸胶粘剂的细麻布缠在一个中空的木模上而形成,木模内即为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埃及妇女的遗体。

    该博物馆为了检查这具外壳美丽的木乃伊有无腐化现象,同时看看壳体内还有什么随葬物品,在多伦多儿童医院用一种最新式的全身层析X射线进行了透视扫描。在进行分层连续摄影时,还通过计算机测出了许多数据。根据扫描显示出的纤维组织和骨骼的结构看,推测这具木乃伊生前是一位20岁左右的健壮少女,至今已存在2700年,仍无腐化现象。在她的腹部左边发现了一个切口,上边盖着一个长方形的薄片。制作木乃伊时,就是从这个切口把内脏掏出(不包括心脏),经涂抹香料后再放回体腔,进行包扎的。切口处覆盖的金属片(或蜡片)上还绘有图案。在心脏上方和胸部,分别放有护身宝石,形制及图案都很像公元前1355年埃及第18朝法老吐丹卡门王的护身符。

    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领域十分惊人的发现,也是世界考古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从葬具、随葬品到尸体都保存得相当完好,几乎使人难以置信。2000多年前的古尸保存如此完好,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最根本的一条是在地面的若千米以下,筑成一个不透气、不渗水的墓室。造成这样一个近似真空的墓室的条件,第一是深葬。此墓深达16米,是长沙一带古墓罕见的,并且上面还有底径50~60米,高20多米的大封土堆;第二是尸体殓入多达6层的厚木板涂漆棺椁;第三是在棺椁四周用黏性和致密性很强的白膏泥、吸湿性很强的木炭填实。这些显然经过仔细研究的程序,对减少地面上的影响,防止雨水和地下水渗透及隔绝空气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在棺内放置了特殊的防腐药物,以杀死随着尸体和随葬品入葬时附带的细菌。关于防腐剂,我国最古的药物书《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医学家。马王堆汉墓棺内大量的红色液体,无疑是含有防腐药物的,这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尚待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在墓室密封之后,不仅完全消除了外界光线、温度、湿度等对于葬具、随葬品和尸体的损害。而且在墓室里形成了恒定的温度,还有相对稳定的湿度。由于开始时带进去的某些细菌的作用而产生了沼气,从而产生了超过外界相当多的大气压。发掘者在正式动工前用探铲打了一个洞,从里面喷出很强的沼气流,这种饱和的沼气反过来又起杀菌防腐的作用。我们知道,充气的罐头就是食物装好之后,加大里面的气压而使细菌无法生存的。

    上面的各种原因,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使这位贵夫人在无菌地下室里面完好地度过了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古代的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已经掌握了保存尸体的办法,为什么我们今天还不能了解其中的全部奥秘呢?难道现代科学还不能分析阐述千百年前的现象吗?

    是的,现代科学不能完全解释古代的许多现象,但这绝非是说今天的科学技术不如过去,而是说明现代科学技术仍未发展到足以解释过去发生的一切这样高的水平。更何况,古代的遗迹都历经沧桑巨变,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现象已大都并非当时的具体实际。马王堆女尸棺内的药物,我们可以分析出它包含着多少化学元素,却不能说出其中到底有哪种中草药。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说古尸不腐之谜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很难得到全面的科学阐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鞣尸」鞣尸与腊尸的区别》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跳绳世界纪录」一次性跳绳世界纪录
    上一篇:「陆逊的老婆」三国杀陆逊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