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皇帝」福临当了几年皇上

2022-10-30 14:46: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不懂爱
热度:182

今天我们来聊聊福临皇帝,以下6个关于福临皇帝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福临是哪个皇帝
  • 清朝福临是哪个皇帝 福临到底是谁的儿子
  • 福临当了几年皇上?
  • 爱新觉罗福临是什么帝
  • 爱新觉罗·福临是怎么死的?
  • 清世祖福临的全名叫什么?
  • 福临是哪个皇帝

    福临是哪个皇帝

    问题一:福临之后谁是皇帝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问题二:清朝顺治皇帝后面的皇帝是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

    问题三:顺治皇帝下一代皇帝是谁康熙皇帝

    清朝历代皇帝

    1、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2、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

    3、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4、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5、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余下全文>>

    问题四:清朝福临是哪个皇帝福临到底是谁的儿子顺治帝6岁登极,在清代史、满洲史上开了一个幼童继承皇位的先例。其后有8岁的康熙、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和3岁的宣统继承皇位,幼帝在清入关后10位皇帝中竟占了5位。幼童继位,必有摄政或辅政。特别是清朝最后的半个世纪,由一位太后连续控制三位儿童皇帝(宣统帝也由其懿旨而定),来统治西方列强觊觎下的中国,成为一段悲痛的历史。

    问题五:福临死后是那个皇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戌时生于盛京,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母为孝庄文皇后,在位18年(1643―1661年)。顺治七年,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很快十四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逝于禁宫内,时年二十四岁,遗诏传位于第三子玄烨,即康熙帝,

    问题六:顺治皇帝的下一代皇帝是谁康熙皇帝

    清朝皇帝列表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天命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天聪/崇德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康熙

    世宗:爱新觉罗胤1723年~1735年雍正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乾隆

    仁宗:爱新觉罗琰1796年~1820年嘉庆

    宣宗:爱新觉罗宁1821年~1850年道光

    文宗:爱新觉罗奕1851年~1861年咸丰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同治

    德宗:爱新觉罗载1875年~1908年光绪

    (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1909年~1911年宣统

    问题七:顺治皇帝死了下面是谁当的皇帝呀清朝历代皇帝

    1、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2、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

    3、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4、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5、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余下全文>>

    问题八:福临皇帝是怎么死的?顺治皇帝的死因

    顺治帝迁都北京,十月初一在紫禁城的太和门举行登极大典。从此清王朝统治中国近270年的历史正式开始了。

    顺治帝本来就身体羸弱,经常心悸定眠,他常叹自己“骨瘦如柴,寿命难过卅。”顺治十四年,皇贵妃董鄂氏所生皇四子夭折,对其是沉重打击,顺治十七年宠妃董鄂氏又逝,使顺治万念俱灰,声称要出家为僧,终日郁郁寡欢,精神不振,每况愈下,不到半年又染上了天花,于初七日半夜死在养心殿,时年24岁。

    问题九:顺治下面皇帝是谁?昭陵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1644年―1661年

    孝陵

    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康熙1662年―1722年

    景陵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1723年-1735年雍正1723年―1735年

    泰陵

    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乾隆1736年―1795年

    裕陵

    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琰1796年-1820年嘉庆1796年―1820年

    昌陵

    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宁1821年-1850年道光1821年―1850年

    慕陵

    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爱新觉罗奕1851年-1861年咸丰1851年―1861年

    定陵

    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同治1862年―1874年

    惠陵

    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1875年-1908年??光绪1875年―1908年

    崇陵

    -见??爱新觉罗溥仪1908年-1911年宣统1909年―1911年

    -

    注:

    慈禧太后是清朝1861年―1908年实际执政者。慈禧太后原名叶赫那拉兰儿,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饮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于定东陵。清朝的皇后只有慈禧一开始就得到了22字谥号。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订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但中国公众尚未普遍知道此事。

    问题十:历史上清朝的顺治皇帝之前有几个,叫什么名字?顺治皇帝之前有两位

    太太祖努尔哈赤

    太宗皇太极

    以下是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皇帝列表2010-03-3114:05:43

    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天聪/崇德昭陵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孝陵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康熙景陵

    世宗:爱新觉罗胤1723年~1735年雍正泰陵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乾隆裕陵

    仁宗:爱新觉罗琰1796年~1820年嘉庆昌陵

    宣宗:爱新觉罗宁1821年~1850年道光慕陵

    文宗:爱新觉罗奕1851年~1861年咸丰定陵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祺祥/同治惠陵

    德宗:爱新觉罗载1875年~1908年光绪崇陵

    (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1909年~1911年宣统华龙陵园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阀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4、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5、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7、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余下全文>>

    清朝福临是哪个皇帝 福临到底是谁的儿子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猎的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逝世,使得福临可以提前亲政。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福临开始亲政,时年十四岁。同年八月大婚。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扩展资料

    福临吸取明朝灭亡教训,澄清吏治,是福临亲政期间考虑最多、也最伤脑筋的问题。他为稳坐天下亟力寻求长治久安之策,一再向臣下求言。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令在京七品以上满汉文武官员陈述革除积弊的办法。

    他推行甄别之法,擢优汰劣,要求各地督抚对所属官员严加甄别,有德有才兼通文义的人要保奏,不能担任的要立行参劾。为选好知府,他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下令“在京各衙门满汉堂官三品以上及在外督抚,各举才行兼优堪任知府者一人,详开履历事迹具奏,吏部再加察议,奏请定夺,以备前三十处知府之用”。

    为得到真才,福临亲自动手选拔官员。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实行京察大计,即对各地官员普遍进行考核。从此三年一大计,定为制度。他加强对内外官员的监督,尤为重视都察院和御史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向各地派出大量御史,察吏安民。他还下令满汉官员互参,即互相监督。

    福临加强对官员的控制,不许结党结社,不许太监预政。他严禁私交、私宴,他认为如此行事便可以永绝朋党的根源。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设十三衙门专为管理太监干涉一事。如有内外勾结的情况,一经证实立刻惩处。为了锻炼官员,他还实行官员内升外转的办法。福临非常欣赏与佩服朱元璋诛戮大臣,以重法治世的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清朝第三位君主)

    福临当了几年皇上?

    福临当了18年的皇上。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福临在位18年,从1643年到1661年。

    崇德八年 (1643) 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沈阳正式即位,第二年改元顺治。顺治元年 (1644) 九月,顺治在济尔哈朗护送下由沈阳来到北京。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去世,终年二十四岁。

    政绩:

    福临是个刻苦学习,励精图治的帝王。在研读典籍中,他对孔子、朱元璋以及朱由检发生极大兴趣。从这几位人物的思想活动中,悟得了治国安民的道理,形成了他的治国思想。福临吸取明朝灭亡教训,澄清吏治,是福临亲政期间考虑最多、也最伤脑筋的问题。

    爱新觉罗福临是什么帝

    庙号世祖,年号顺治,后人也称为顺治帝。

    顺治帝雕像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为清军入关后的首位皇帝,在位共十八年(1644年—1661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死后谥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陵寝清孝陵,由第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

    爱新觉罗·福临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在顺治十八年因病而死。具体原因是因为爱子、宠妃的相继病亡,福临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后又染上了天花,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子刻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24岁。

    据历史文献记载,福临确实想要出家,但受到皇宫内保守势力的极度反对,最终未能成行;而不久则死于天花。他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禅门的皇帝。

    冲龄嗣统

    清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福临生于盛京,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

    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清世祖福临的全名叫什么?

    清世祖福临是清朝的第三位帝王,他的全名叫做爱新觉罗. 福临,他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原本在爱新觉罗. 福临的前面还有八个哥哥,但是前七个哥哥都是庶出,没有资格继承皇位,而唯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八皇子又早早的夭折了,所以实际上爱新觉罗. 福临就相当于皇太极的“嫡长子”。

    皇太极对于爱新觉罗. 福临也是非常的喜爱,在爱新觉罗. 福临很小的时候,皇太极就经常带着他外出打猎,在1642年的时候,皇太极去叶赫一带打猎,走到了噶哈岭的时候,爱新觉罗. 福临曾“射中一麅”,这件事让尚武的皇太极非常高兴。

    公元1644年,皇太极突然驾崩,由于事发突然,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下遗嘱,没有确定由谁来继承他的皇位,于是皇太极的弟弟执掌着正白旗的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开始了对皇位的争夺,由于两方势力势均力敌,如果长期这样争斗的话,势必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到那时很容易让对手有了可乘之机。

    于是多尔衮提出,双发停止争斗,让爱新觉罗. 福临继承王位,然后由多尔衮和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这一决定得到了满朝文武官员的同意,于是年幼的爱新觉罗 .福临顺利地登上了王位,不过爱新觉罗 .福临虽然已经登记,但是在多事情上,他并没有做主的权力,朝中的大小事务基本上都要经过多尔衮的同意才能够操作。这样的局面让爱新觉罗 .福临内心非常恼火。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650年,多尔衮因病去世,爱新觉罗 .福临终于能够独掌大权,亲政后爱新觉罗 .福临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停止了圈地运动,惩治了一大批的不合格的官员,这一系列的措施为接下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福临皇帝」福临当了几年皇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瓷像」瓷像的制作技术方法
    上一篇:「韩信写有兵书几篇」韩信写过的兵书